發表文章

長照扣除額12萬元並排富 明年報稅適用

立法院院會今天三讀通過修正所得稅法第17條,增訂長照扣除額,身心失能者每人每年可定額扣除新台幣12萬元,並訂排富條款為稅率20%以上,明年報稅時即可適用,預估29萬人受惠。 因應近年來人口結構改變,少子女化及人口老化日趨嚴重,為配合政府推動長照政策,適度減輕中低所得家庭照顧身心失能者的負擔,行政院提出「所得稅法第17條條文修正草案」,增訂綜合所得稅長照特別扣除項目,函請立法院審議。 現行特別扣除額有財產交易損失、薪資所得特別扣除、儲蓄投資特別扣除、身心障礙特別扣除、教育學費特別扣除、幼兒學前特別扣除等項。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的條文增訂長照扣除,自今年1月1日起,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為符合中央衛生福利主管機公告須長期照顧的身心失能者,每人每年扣除12萬元。 三讀通過條文內容所稱「身心失能者」,依法案說明定義,適用對象例如取得特定醫療機構依巴氏量表診斷為身心失能或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有長照需求,並符合就業服務法相關規定具聘僱家庭看護工資格者;或入住於住宿式長照機構者;或依長期照顧服務法相關規定接受政府長照評估為失能,並已接受長照服務者。 三讀條文除了比照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度為12萬元,也比照幼兒學前特別扣除條件訂定排富條款。條文規範,納稅義務人或其配偶適用稅率在20%以上、選擇就其申報戶股利及盈餘合計金額按28%稅率分開計算應納稅額,或基本所得額超過規定扣除金額(107年度為670萬元)者,不適用長期照顧特別扣除的規定。 立法院審查長照扣除額,面臨部分在野立委要求加碼。最後經臨時會院會表決,採納行政院版本通過,維持12萬元。財政部推估29萬人受益、稅損20億元。 財政部之前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初審此案時曾經說明,長照的身心失能者有五成以上皆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身障特別扣除20萬元、長照特別扣除12萬元,合計共32萬元額度,加上醫藥費用也能核實列舉減除,可適度減輕租稅負擔。 不過,立法院今天上午黨團協商時,國、親黨團仍質疑長照扣除額12萬元不夠,認為要照顧失能長者,家庭每年花費絕對不止12萬,應調高長照扣除額。 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說,黨團主張將長照扣除額提高到24萬元,也主張將現行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每人每年扣除12萬元調高至24萬元,以及增訂學生學貸特別扣除額給予學生畢業之後5年內享有每人每年2萬5千元學貸特別扣除額。 親民黨團幹事長...

你的錢都被它吃了! 近半台灣家庭養了這2隻「怪獸」

圖片
全台有超過45%的家庭,冰箱已經使用超過10年,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特助傅孟臺指出,冰箱全年平均吃掉家庭用電量13%,但超過10年的冰箱,耗電量較原出廠時多出1.5倍,超過15年則多出兩倍。換言之,夏天想要少繳一點電費的第一步,就是趁政府推出節能家電補助之際,淘汰老舊電器,達到 省電 費、省家電費的「雙省」目的。 冷氣機 夏天用電占比飆到47.11% 夏季溫度、用電量不斷創新高,傅孟臺說,冷氣機、冰箱是「吃掉」家庭電力的兩大怪獸,全年平均用電占比分別為27.86%、13.8%;不過,一到夏天,冷氣的用電占比就一舉飆升到47.11%,電冰箱則略降至11.85%。 破4成家庭 冷氣機、冰箱10年以上 傅孟臺長年分析研究台灣用電情況,並連續5年深入家庭進行入戶訪問,受訪人數超過1800人。他發現,台灣人真的很省,以冷氣為例,超過10年以上的就占了受訪家戶的43.75%,其中11~15年約占19.65%是最大宗;不過,21年以上的超老冷氣機也有9.87%,占比近一成。 超過10年的冰箱也不遑多讓,傅孟臺説,逾10年的電冰箱占比達45.53%,其中同樣是以11~15年的占比21.06%最高,21年以上同樣有9.84%,占比也是近一成。 台灣家庭冷氣超過10年以上的就占了受訪家戶的43.75%。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舊冷氣機、冰箱 耗電差很大 傅孟臺説,電器10年前的效率和現在的效率差別很大,電冰箱可能過去1天只要3度電,但現在可能需要1天需要耗掉1度電,且台灣 電價 便宜,所以很多台灣家庭將冷氣機、冰箱當成永久財,捨不得更新,要等到壞了才換。 傅孟臺針對100台冰箱耗電量進行實測研究發現,將老舊冰箱與1級能效冰箱耗電量進行比較,超過10年以上的冰箱,耗電量為1級能效的2.5倍。 換言之,超過10年以上的冰箱能效降低,耗電量增加,較原出廠時多出1.5倍,而超過15年以上的冰箱耗電量為出廠的2倍以上。 補助+退稅 快換節能家電 為鼓勵民眾淘汰舊有家電,並購買節能家電,傅孟臺説,政府推動購買節能家電補助3000元,另還有貨物稅退稅2000元,希望可以逐步改變台灣民眾使用家電的習慣,台電近年推動的「登記式」 節電 獎勵也是類似...

全球退休金缺口擴大

圖片
隨著醫療發達、平均壽命延長,退休人士所面臨的艱難挑戰便是要在離世前保持身邊的錢夠用,然而世界經濟論壇( WEF )13日警告,世界各國退休帳戶餘額增加速度,比不上壽命延長的幅度,可能導致勞工在辭世前十年或更長時間,存款就已耗盡。 WEF的報告止出,全球整體 退休金 缺口到2050年時,將超過400兆美元,遠大於2015年的70兆美元。美國退休金儲蓄缺口最大,達137兆美元,接著依序為中國的119兆美元、印度的85兆美元。 WEF機構投資人主管及報告共同作者易韓(音譯)表示,龐大的退休金缺口有賴決策當局、雇主及勞工展開行動,除非有進一步的行動,否則長者須以更少的錢過活,或是延後退休。 WEF估算,美國65歲人士的退休金僅可支應9.7年的生活,意味著美國男性平均在辭世之前約8.3年,就會耗盡退休積蓄,較長壽的女性為10.9年。英國、澳洲、加拿大、荷蘭男性約為十年,女性則再多兩至三年。 日本的情況最糟,男性平均會在離世前15年耗盡退休積蓄,女性為20年。易韓說,雖然日本勞工儲蓄跟其他國家勞工差不多,但常投資安全資產,導致長期獲利微薄,因此退休金只夠支應4.5年。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日本女性全球最長壽、平均壽命達87.1年,男性平均壽命也長達81年。 然而,全球的政府及雇主正在把更多退休金責任轉嫁給勞工,從傳統的退休金制度轉為提撥制,易韓說,「以往政府及雇主的風險,現在轉由勞工承擔」。WEF建議,應確保更多員工在職時就加入退休金計畫,且雇主應改善投資選項,並敦促勞工拿到收入後盡量把錢存起來。

預防大腸癌 醫揭6大必吃食物

衛生福利部公布國人10大死因中,癌症依舊高居第一,其中大腸癌更是常見的惡性腫瘤。營養學專家表示,要預防大腸癌除了少吃炸物、紅肉外,多運動保持健康外,更建議應多攝取6大抗癌幫手,包括高纖食物、十字花科蔬菜、大蒜、水果、菇類、五穀雜糧等食物。 營養醫學博士劉博仁醫師在《早安健康》撰文表示,預防大腸癌除了戒菸、減重、規律運動外,他建議,從飲食習慣下手最為直接,平時應少吃紅肉、醃漬食物、油炸食物,並整理出預防大腸癌6大類食物。 1. 高纖食物 劉博仁表示,膽酸是大腸癌的致病因子之一,研究指出,高動物性脂肪食物會增加糞便中膽酸的濃度,而纖維素則可吸附膽酸、膽固醇等有害物質。 2. 十字花科蔬菜 高麗菜、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所含的「吲哚萃取物」可以幫助肝臟代謝有毒物質,他指出,吲哚萃取物含有微量元素硒以及鈣,是預防大腸直腸癌不可或缺的兩項元素。 3. 大蒜 劉博仁說到,大蒜中富含大蒜精(allicin),不僅具有抗菌、消炎、降血壓等作用,還可抑制並降低硝酸胺等致癌物質對消化道黏膜的刺激,此外,大蒜亦含有微量元素硒,可減少癌細胞生成的機會,促使已形成的癌細胞凋亡。 4. 菇類 菇類含多醣體,可刺激腸壁上的免疫淋巴細胞,進而調節免疫系統,增加抗癌細胞激素,促進白血球對於外來病原體與體內癌細胞的偵測及撲殺,不過,他提醒,有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食用前應遵照醫師建議。 5. 水果 水果中的果膠含有一種可溶性纖維,可以平衡血脂肪及血糖,還能吸附大腸裡的毒素,降低毒素對於大腸黏膜的刺激,減少大腸癌發生的機會。 6. 五穀雜糧 劉博仁指出,富含膳食纖維及多種營養素的糙米、燕麥、大麥、小麥等,可促進腸道蠕動,增進腸道健康,有研究發現,食用糙米可降低34%的大腸直腸癌發生率,但也提醒,消化功能不佳者、腎臟病患者、及需要低渣飲食者則不適合攝取。

ECB首席經濟學家一上任 恐下修經濟展望

愛爾蘭央行總裁蘭恩(Philip Lane)周一就任歐洲央行(ECB)的首席經濟學家。不過面臨歐洲通膨與經濟再陷泥淖,加上中美貿易戰攪局,蘭恩在他上任首周的ECB決策會議,料將下修歐元區成長與通膨預估。 ECB本周四將召開例會,周一才接手普瑞特(Peter Praet)、成為ECB首席經濟學家的蘭恩,其當務之急是在該會中發布歐洲經濟最新預測。外界認為隨著中美貿易衝突愈演愈烈,成長展望將遭調降。 剛卸任的普瑞特,曾在3月才調降歐洲成長與通膨預測。但之後中美貿易戰火重啟,導致陷入頹勢的歐洲經濟更為雪上加霜。 在經濟前景趨於黯淡,加上ECB人事出現變動,外界針對該央行是否應推出新的貨幣政策與擴大刺激規模也引發新的爭辯。 不過也有學者指出,困擾歐洲已久的通膨問題,才是蘭恩開始其八年首席經濟學家任期的最大挑戰。 天達經濟學家德加史普都(Ryan Djajasaputra)指出,鑒於通膨始終不見升高跡象,加上經濟下行風險攀升,他預估通膨預測在周四可能與經濟成長一併遭到下調。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波森(Adam Posen)也認為,全球央行面臨的威脅已日益攀升。一方面它們受到右派民粹對其獨立性的攻擊,另一方面這些央行因過去「低利率、低風險環境.....導致通膨無法上升。」 蘭恩先前曾表示,歐洲通膨無法達到ECB目標,主要是該地區經濟仍從危機中逐步復甦。他堅信一旦企業開始調漲產品價格,物價壓力將會增加。不過蘭恩也贊同普瑞特與德拉吉看法,認為ECB可以做更多來拉抬通膨。 為刺激通膨,外界認為拜普瑞特所賜,使得蘭恩可用的政策選項比以前多了不少。此外ECB官員也認為該央行仍有挹注新刺激的空間,像是進一步調降利率或是重啟貨幣量化寬鬆措施等。

退休金算盤/勞保保證領回 月領、一次領都OK

圖片
勞保老年給付可以選年金或選一次請領,大家都知道領年金可以領到身故,只要領超過6.6年,就比一次請領划算。不過,天有不測風雲,也有勞工會擔心,萬一選了按月領年金,沒領幾年突然遭遇事故或生病身亡,反而領得比一次請領金額少,會不會太吃虧? 其實勞保條例訂有「保證領回機制」,勞工若領的年金金額少於一次請領就過世,勞工遺屬可以選擇一次領走差額金,或是領遺屬年金,完全不吃虧。 勞保年金2009年上路,勞工達到請領老年給付資格時,可以選擇一次請領或按月領。當時政府為鼓勵勞工選擇年金,曾設算勞工若按月領年金,約7.8至八年領取總額將超過一次領金額。但因勞工勞保年資不斷累計,基本工資也逐年提高,勞保老年給付一次領及年金平均請領金額都較上路初期大幅提高,勞工領年金與一次請領總額時間也再縮短。 隨著多數勞工了解月領比一次領更划算後,選擇領年金比例逐年攀升,請領年金與一次請領比例也從上路初期6:4,到現在選領年金比例已達八成。 雖然八成以上勞工都是選擇領年金,但很多勞工仍不免擔心,「萬一年金領不到一次請領總數就去世,豈不是很吃虧?」 事實上,勞保條例訂有保證領回的差額金條款,如果勞工領年金時間不到一次請領總數,其與一次請領差額仍可由家屬領回。舉例而言,勞工每月領1.7萬元年金,只領五年就過世,五年總共領102萬元,但如果是一次請領,原本可領180萬元,兩者差了78萬元。 勞保局表示,根據規定,勞工遺屬可以根據順位將78萬元差額金領回,依序是配偶及子女、父母、祖父母、受扶養孫子女、受扶養兄弟姊妹。家屬可以選一次領走差額金,也可以選擇領遺屬年金(原領老年年金金額半數),其中選一次領走78萬元最單純,但如果選擇遺屬年金,則各順位都訂有資格,必須符合一定條件資格才能領遺屬年金(如附表)。 經濟日報提供 不過,要注意的是,勞保條例規定勞保各種年金只能擇一領取,也就是說,如果勞工遺屬本人已經領有勞保年金或失能年金,則只能選擇一次領走差額金。若遺屬不想一次領差額金,選擇領遺屬年金,一旦遺屬有一天自己要領勞保老年給付時,就會面臨在勞保年金與遺屬年金之間擇一;但如果遺屬非屬勞工,而是軍公教人員,因非屬勞保年金,可以同時領軍公教月退休金及勞保遺屬年金;若遺屬領國民年金者亦然,不受年金只能擇一領取限制。 勞保局表示,實務上多數勞工...

長照扣除額擴大範圍 在家照護 擬定額減稅

行政院18日(本周四)將拍板所得稅法修正案增列長照特別扣除額,擴大範圍納入家屬在家照護也適用,同時予以排富,綜所稅率20%以上的人不適用。其中可檢具收據每人每年實報實銷上限12萬元,在家照護擬給予定額減免,額度傾向減半為6萬元,仍待政院高層近日決策。 這次決定排富、且擴大範圍,人數約占長照2.0人數的八成、約6、70萬人受惠,而排富後稅損由原本60億降至約20億元。最快明年5月申報所得稅時可望適用。 行政院16日(本周二)將開審所得稅法修正案,財政部和衛福部研商結果,長照特別扣除額適用範疇,依長照服務法第八條定義長照等級的適用範圍,亦即經衛福部、地方政府可提供長照服務機構的照顧費用、社區服務型的長照2.0費用、聘僱合法家庭看護工等費用,均可納入適用。 高層表示,考量居家照護者,大多為中低收入戶,因此決擴大納入適用範圍,仍需符合長照服務法可僱用外籍看護工資格,但並未僱用才會採認。政院人士說,趁機也可找出不在長照2.0統計下的「黑戶」,以利制訂政策估算長照失能人數更精準。 除範圍擴大以外,財政部決比照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予以排富,將綜所稅率適用稅率在20%以上的納稅人予以排除。財經高層說,夫妻已可分開計稅合併稅額報稅,稅率不致累進至20%,通常薪資所得在10萬元以上、年所得淨額121萬元以上,稅率才會達20%,屬中高所得者,因此排富以20%為門檻,不致太嚴苛。 高層說,機構型或社區型長照可檢具收據或醫療證明,而聘僱看護工,也需有衛福部認可的巴氏量表作根據;至於居家看護雖有耗材費用,要舉證認定很困難或麻煩,為簡政便民,財政部規劃給予定額減稅,但額度不會到12萬元這麼高,近日內相關部會將向蘇揆簡報後,才會敲定定額額度,減半為6萬元為方案之一。 財政部在草案中訂定,需減除身心障礙特別扣除20萬及受保險給付或補助部分,剩下的餘額才能使用長照特別扣除額上限12萬元。高層官員說,目前使用長照服務者有一半領有身障手冊,可申報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如此身障及長照二項扣除額合計上限有3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