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自己保? 新法過關 還要買「長看險」嗎?

「長照服務法」通過,大家又在吵「長照保險法」,到底什麼是什麼?有政府的長照,保險公司在賣的「長期看護保險」還需要買嗎?誰適合買?
經過政府、媒體多年的推廣,愈來愈多人意識到自己對長期看護的需求,議題從屆退休之齡的中年人,蔓延至對社會福利毫無信心的年輕世代。

「我試算過,我投保跟我媽投保,保費差兩倍!」一名年僅24歲的職場新鮮人熱切地說。擔心未來造成家人負擔,她趁年輕保費低,一口氣替自己買了兩張「長照險」。

「長照服務法」順利通過,加深了議題的熱度,讓長期看護保險(簡稱長看險)、特定傷病險(類長看險)、殘廢照護險(殘扶險)三大長照保險商品再度成為討論焦點。

其中,較常討論、以狀態判斷的傳統長看險,去年總保費大幅成長超過3成,漲幅是前年的2倍。然而,多數人即使意識到需求,仍不願出手。依據壽險公會統計,截至2013年底,長看險滲透率只有2%。

長看險可填補長保法之不足

長看險滲透率低,和業者的態度有關。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彭金隆觀察,除了少數公司願意推長看險,大部份的業者仍在觀望,因為政府的政策影響非常大。

而消費者也一樣在觀望。一方面擔心政府提供的長照服務和民間保險有所重疊;另一方面,在平均每人有四張保單的台灣,不禁讓人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再一層防護。

彭金隆分析,政府正在推動的是「長照保險法」,但市場上販售的「長期看護保險」,範圍比較小。雖然細項仍未公布,但主管機關計劃提供的照護內容包括護理服務、交通接送等實際服務,相形之下,保險公司傾向提供現金服務。


「讓大家都知道,政府只給一點陽春麵,我就可以做牛肉麵,」彭金隆一語點破保險業者的心聲。比起擔心市場被搶走,業者反而期待政府點火,讓民眾意識到需求。

回想當年健保剛推出時,許多人也擔心健康險將走入歷史,但健康險僅僅沉寂一年,隨即成為熱點。國泰人壽商品部經理凃薏如也笑稱,對於長照法樂觀其成。

規劃老後,長看險只第三順位

然而,業者和學者同聲提醒,即使有需求,長看險仍不應該是規劃退休保障時的第一張保單。
凃薏如提醒,保戶應該先盤點自己缺了什麼,再想長看險,「先看家庭醫療、身故保障是否足夠,其次為重大疾病保障,最後才看長期看護。」

對中年保戶而言,如果年金夠,未必需要長看險。凃薏如舉例,如果退休後年金一個月只有兩萬元拿來當生活費,就建議買長看險;但如果一個月年金10萬元,就不需要。

換言之,保戶應該考慮扣除長期看護費用後(外籍看護一個月薪資約兩萬元、本國看護約六萬元),年金是否足以支應生活費。

除了買新保單,半年前,金管會推出的保單轉換服務也是保戶的好選擇。彭金隆指出,部份現在4、50歲的保戶,手邊有終身死亡險,步入中老年後,適合轉成自己是受益人的保單,此時長看險就是不錯的選擇。

依據新光人壽統計,從開放保單轉換至今,就有31%的保戶選擇轉換成長期看護類型的保單,顯示國人對此類保單的需求。

至於許多保戶憂心傳統長看險的定義不夠明確,凃薏如建議可以購買依據特定疾病、殘障等級給付的類長看險。但彭金隆提醒,類長看險給付範圍較小,保戶仍應多方比較。

「長照保險法」仍有一段路要走,但老化不等人。彭金隆戲稱,人生有兩次警告,第一次,是有人遞名片給你,你得拿遠一點才看得見;第二次,是坐捷運被讓座。這時候,就該開始規劃人生下半場。

少子化時代只能靠自己,盤點後,若年金不足以支應每月至少2萬元的支出,長看險的保障不無小補,值得參考。                     

買保險公司的長期看護險保單,有兩點特別需要注意

1.市售長看險多有90天免責期,業者無需理賠。保戶仍需做足準備,支應免責期間的生活。
2.長看險投保上限最高70歲,有意投保者應及早規劃。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7873#sthash.2yAlavc4.dpuf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防骨鬆只補鈣是不夠的!紅肉魚、萵苣...骨科醫師點名:3種隱藏版「保骨」營養素

渣打:亞洲財富增長... 趕不上人口老化速度

放手搶外幣?這種匯率賠3成的商品 你別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