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共喝一杯啤酒,也要分開付帳...和荷蘭人共事15年的觀察
聯合國從2012年開始發布世界快樂國家的排名報告,希望將各國快樂進行量化,藉此影響政府政策。評分標準包括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健康壽命、社會支持、人生抉擇自由度、社會貪污問題及慷慨風氣等六項因素。在同樣這次排名當中,美國排名第13,臺灣第35,香港則排75,中國大陸則是排83位。
聯合國發布2016年《世界快樂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丹麥在157個國家快樂排行榜上位居首位,成為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第二名是瑞士,第三名竟然是這幾年來因為銀行危機而大大影響國家經濟的冰島。
我一位在NGO工作的香港朋友,特地去了解冰島人為甚麼幸福和快樂,以及看懂人與自然的關係,回來之後我迫不及待問她看到了什麼。
「冰島因為有高度社會支持的生活環境,所以經濟衰退並不會影響到快樂排名,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她說。
對於環境現實特別敏感的香港人來說,有錢才能快樂,甚至有很多人會說快樂就是有錢。但是每個冰島人,對於自己與自己的關係,自己與社會的關係,自己與自然的關係,有著很獨特的思考。
冰島人跟社會相處和諧,所以即使地廣人稀,每個人都住得很遠,但是卻又能夠感到他們跟人如此的親近溝通,互通聲息,互相幫助,跟自然的關係,也充滿了和諧,只會讓外人覺得什麼都沒有的鄉下,冰島人卻對這樣的生存自然環境充滿敬意。
自己跟自己相處得很好,所以價值觀不被物質與物慾牽引,雖然本地生產很少,大多仰賴進口,但人並沒有因此對物質產生貪婪與嚮往,或是像華人那樣,就算明明沒有生存危機,也已經習慣了時時要為了生存而焦慮。
Sonya舉例說一位冰島朋友,每年只有在短暫的觀光旺季時帶團掙錢,其他時候就待在家裡獨自安靜生活,跟家人朋友共度,或是去世界其他地方旅行,並沒有想要把收入極大化,也不覺得生活有什麼壓力。
對我來說,冰島人之所以可以脫離「有錢」、「沒錢」的慣性思考,而能夠覺得快樂,是因為跟人際與自然之間,建立了非常良好的關係,所以對生活有安全感,安全感帶來快樂,這是一種真正的富裕。
覺得「金融風暴以後,冰島好慘喔!」的人,其實反映的是自身對於金錢、人際、自然缺乏安全感,而不是冰島的現實。
同樣被世界誤解的另一個國家是荷蘭。
因為荷蘭人總是各自付帳,甚至父母跟子女一起到酒館喝一杯啤酒,也會各付各的,因此這種付帳方式被稱為go dutch,荷蘭人也被認為是「小氣」的民族。但是跟荷蘭人工作了十五年以後,我非常確定並不是如此。
父親不幫兒女付飯錢,是因為尊重這個已經自己開始掙錢的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所以讓每個人無論貧富貴賤、男女老少,自己付自己該付的錢,是一種極度的尊重,因為沒有人需要「幫」誰或是「同情」誰。但是當一個人真的需要幫助的時候,荷蘭人是會毫不猶豫出手的。
「這是因為我們荷蘭已經富裕了很多世代,所以才能這樣想!」我的荷蘭好友驕傲地告訴我。
確實,如果觀察在一個社會上,都讓地位高的,有錢的,年紀長的人付帳買單,通常不是一個均富、階級平等的社會,也不會是一個快樂的社會。
我相信幸福感的核心是一種態度,來自對於人我、自然的和諧關係,幸福跟金錢,從來就只是一個咖啡跟奶精的關係,一杯好的咖啡,沒有奶精,仍然美味,但光有一整桶奶精,卻完全無法入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