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專家教你保/重大傷病險 有卡就能賠

傳統醫療險不論是定期、終身或實支實付醫療險,大多要住院才會啟動理賠機制,傳統癌症險也須罹患癌症才會理賠,若罹患其他疾病,癌症險就不理賠。至於重大疾病險、特定傷病險,大多只保障特定疾病。然而隨著現代人飲食精緻化,加上環境汙染等問題,現代人的文明病不只有癌症,還包括洗腎、失智症、慢性精神病等等。 怎麼預防這些文明病上身,造成龐大的醫療支出、照顧費用?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買一張重大傷病險。 有的壽險公司為了方便民眾投保,把重大傷病險設計成,只要「拿到卡」就可以申請理賠,屬於新型態的醫療險。這裡所謂的「卡」,意指被保險人向中央健康保險署(簡稱健保署)申請到重大傷病證明卡,壽險公司就會根據保單條款予以理賠。 據健保署統計,國內目前實際領取重大傷病證明卡的民眾約90萬人,癌症、慢性精神病患占了前兩大類,這些罹病人口有年輕化趨勢。對青壯年、又有家庭責任的上班族來講,只買保障單一住院、或是只保障單一或特定疾病的醫療險,將無法做好全方位的醫療保障。 為協助青壯年建構完善的醫療險保障,新型態的醫療險透過保單組合設計,在保障中納入重大傷病險附約,民眾只要花一筆保費,就能將疾病的保障範圍涵蓋300多項重大傷病,且在申請保單理賠時相對簡便,只要申請到重大傷病證明卡,就能獲得理賠。 市售重大傷病險大多是一筆給付,壽險公司給付理賠金後,保單契約跟著終止。這些新型態的醫療險,最大特色是,採取「整筆+月給付」,讓不幸罹患重大傷病的被保險人,先領取一筆理賠金當作緊急醫療照顧費,之後又能每月領取理賠金,當作日後在家休養的生活照顧費、安護費。透過雙重給付保障,讓被保險人安心養病,暨減輕家人的經濟負擔。 楊智安的醫療險投保三建議 • 預防文明病上身,最簡單方式就是買張重大傷病險 • 新型態的醫療險可憑重大傷病證明卡申請理賠 • 無論有多少張醫療險,最好抽個空檔,做次保單健診 (本文由全球人壽創悅通訊處處經理楊智安提供,記者陳怡慈整理)

青年築防護網 四險不可少

圖片
許多年輕人出了社會,不是努力存人生第一桶金,就是抱著「反正還年輕、錢再賺就有了」心態,先享受花錢的快感。這兩種心態不能說不對,但都忽略了,如果不幸發生重大意外,比如摔車導致雙腳骨折、甚至終身殘廢,這種風險,遠非財力有限的年輕人所能承擔。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面對命運之神無情捉弄,凡人能做的,就是透過保險保障,將重大風險轉嫁出去;捨不到花錢投保,後果可能是數百倍的財產損失。 全球人壽表示,許多年輕人出社會後,往往沒有基本的人身保障,就想儲蓄,這種思維應該改變,因為年輕人正處於打拚階段,無法承受任何重大疾病或意外的發生,尤其意外降臨時,沒有萬全準備會使收入中斷,除了無法持續累積資產,還要面臨龐大的醫療費用支出,恐入不敷出。 全球人壽認為,要避免真正的「破財」,就是建構包括醫療險、意外險、殘扶險、定期壽險的基本保障,且應善用年齡較輕、保費較便宜的優勢,避險疾病、意外等風險打亂剛起跑的人生腳步。 年輕人最應優先投保哪個險?全球人壽建議,「殘廢」是最優先保障的風險,因為殘廢是人生最大風險之一,若發生較嚴重的一至六級殘廢導致無法工作,連22K收入都沒有,還須仰賴家人資助,進而拖垮家人財務。 不過,投保殘扶險或醫療險,保費到底要多少錢?對月薪3萬不到的年輕人來說,真的有能力負擔嗎? 以27歲的上班族女性為例,投保「全球人壽安鑫照護專案(安心版)」,不幸發生3級殘廢,就可以獲得三筆保險給付,包括「一次給付」+「月月給付」的照護費用保險金與家庭費用保險金,以及住院醫療費用(實支實付型),每月保費僅2,300多元,就能同時應付疾病、殘扶兩大風險。 再以25歲女性投保住院醫療日額1,000元,繳費20年期的「新光人壽活力健康住院醫療終身健康保險」為例,每年保費6,580元,即享有終身保障。 若不幸發生車禍造成全身多處骨折且內臟破裂,入住加護病房15天及一般病房25天,共可獲得理賠金5.7萬元。這筆錢可用於醫藥費或生活費支出,減輕經濟負擔,讓保戶安心療養。 經濟日報提供

腰圍、臀圍都會影響罹癌的風險

肥胖是僅次於吸菸的第二項可被預防的癌症危險因子(註 1),而且與大腸癌、乳癌、胰臟癌等 13 種癌症都有關。最近一項研究發現,以腰圍為預測罹癌風險的指標,效果與 BMI 值相當。 先前的研究已顯示 當體脂過高時,荷爾蒙的分泌會改變,胰島素的分泌會上升,而且體內的發炎指數也會上升。長時間胰島素過高會抑制細胞凋亡、促進血管與淋巴管新生以及細胞的移動能力,因此會促進腫瘤生成與惡化;過高雌激素會促進乳腺組織生長;此外,科學家也已發現身體輕微的發炎與癌症的形成息息相關。 本次世衛組織國際癌症研究局(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WHO])的研究顯示,腰圍、臀圍與 BMI 值這 3 種健康指標用於預測與肥胖相關癌症風險實的效果相當。研究共調查了 43,491 人的資料並追蹤長達 12 年,而其中有 1,656 人在此期間罹患與肥胖相關的癌症。研究團隊發現,腰圍每增大 11 公分則罹患肥胖相關癌症的風險就增加 13%(註 2)。此外若臀圍每增加 8 公分,罹患大腸癌的機率會提高 15%。 領導研究的 Heinz Freisling 博士指出,此研究結果提醒科學家在研究肥胖與癌症的關係時,除了分析 BMI 值的重要性也應注意腰圍、臀圍、身形等因素,以免遺漏了增高罹癌風險的關鍵因素。 英國帝國癌症研究基金會(Cancer Research UK)健康資訊部的 Julie Sharp 博士說:「無論評估肥胖的方法是 BMI 值或腰圍大小,只要是胖,罹癌的風險就是會增加。」因此學習健康的飲食方式,再加上良好的運動習慣以維持適當的體重,與身形對我們的健康一定是利大於弊的。 註 1:根據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張金堅博士與台中澄清醫院張景明醫師刊載於「台灣醫界」的研究報告,肥胖可能超越吸菸,成為癌症危險因子的第一名。 註 2:先前有報導指出,體重正常但有啤酒肚的人,死亡率比過胖但脂肪均勻分布的人士高出 2 倍。

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康乃爾X史丹佛頂尖心理學家帶你洞悉人性、判辨真偽

圖片
 聰明人懂算計,有智慧的人懂行為心理。   5種心理智慧,教你避開思維陷阱,   在資訊迷霧中,做出最睿智的判斷。   不靠利誘威脅,無須唇槍舌戰,   有心理智慧的人運用某些簡單技巧,就能輕鬆達到想要的變革!   ◎報稅單上,簽名欄位在前或在後,哪個比較會誠實申報?   ◎丹麥的駕駛僅有4%願意器捐,瑞典卻完全相反,難道瑞典人比較有社會良心?   ◎沒人願意為了社會福利多繳稅,卻願意為了「儲蓄保險」乖乖繳錢,但這筆錢真的是用在自己身上嗎?   ◎若要提醒勿亂丟垃圾,花朵圖示跟眼睛圖示,哪個比較有效?   ◎為何一般人偏好80%是瘦肉的牛排,勝過20%是肥肉的牛排?   美國最重量級的社會心理學家,康乃爾的吉洛維奇與史丹佛的羅斯,爬梳社會心理學的重要研究,擷取精華重點,從實際例子檢視你我可能會落入的思維陷阱。小從個人減重、消費行為,大至政策包裝、全球暖化,他們將提出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   解釋人類行為,必須從影響我們思維的情境驅力開始理解,尤其是那些最不被看見的幽微細節。與聰明人不同的是,有智慧的人理解希望、恐懼、熱情與驅力對人所產生的影響,因此,他們會是讓員工感到幸福的老闆、將國家帶向下一步的政治人物、耐心陪伴叛逆期小孩的爸媽。理解這些驅力,我們就能在往後的決定上,有更睿智的理解與處理能力,進而成為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 推薦序  社會心理學帶給你洞悉人性的智慧    馮勃翰 前言  為何要當個有智慧的人? 智慧並不等同高智商。紀錄片《房間裡最聰明的人》探討美國大企業安隆能源的慘敗,安隆高層絕頂聰明,精通財務操作,卻迷失於自大與貪婪,顯然毫無智慧。智慧與智力的關鍵分野為何?為何我們要當個有智慧的人? 第一部    智慧的五大支柱 1.其實你一點都不客觀 為何我們比較容易看見別人而非自己的偏誤?客觀公正到哪去了?我們該如何超脫各自的歧見?要當個有智慧的人,首先就是認清一件事實:「客觀,其實是種幻覺」。 2.善用情境的推力與拉力 為何瑞典人同意器捐的比例遠遠高過丹麥人?為何消除障礙比提高動力還要容易達成目標?改變現狀之前,先審慎評估情境因子,讓想要的行為容易做到,如同下山般輕鬆;讓不想要的行為難以做到,如同上山般吃力。 3.遊戲的名稱,意義的創造 同一個遊戲被稱作「社群遊戲」或「...

少吃「紅肉」是世界潮流,但其營養價值仍不容忽視

鮮嫩多汁的菲力牛排、金黃酥脆的日式豬排、美味的香烤羊小排,哪一樣不是令人垂涎三尺、食指大動呢?這些來自哺乳類動物的「紅肉」,包括牛肉、豬肉、羊肉以及馬肉等都含有豐富的胺基酸、維生素與礦物質。中醫也認為,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的功效。但是由於許多醫學的研究都提醒,長期的食用過量的紅肉有害健康,美國人食用紅肉的數量已經愈來愈少了(註 1)。以下是紅肉與癌症、心臟病、腎臟病的風險的摘要整理。 癌症 癌症是我國的第一大死因,一年(2015)造成約 4 萬 6 千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專家,在審視了超過「800 篇」關於食用紅肉或加工肉品(如香腸、火腿、培根、熱狗)與癌症風險的研究報告後,於 2015 年做出了結論,他們認為紅肉是「可疑的」致癌食物,而加工肉品則是明確的「致癌食物」!許多研究結果已很肯定的證實,食用加工肉品會增加癌症的風險,如果每天食用 50 公克以豬肉或牛肉做成的加工肉品,罹患大腸癌的機率會增加 18%(註 2),罹患其他癌症的風險也會因為食用過多加工肉品而增加。 心臟病 心臟病是美國的第一大死因,每年造成六十多萬人死亡;也是我國的第二大死因,每年造成約 1 萬 7 千人死亡。許多較早期的研究已經知道紅肉中含有很高的飽和脂肪,會增加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所以食用過多紅肉會提高心臟病的風險。2013 年,一篇刊登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的論文則發現,腸道內的微生物會將紅肉中一種特殊胺基酸──左旋肉鹼(L-Carnitine),代謝為一種會促進動脈硬化的化合物(trimethylamine-N-oxide,TMAO),因而促進心臟病發生。 腎衰竭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除了擔任排泄體內廢物的工作,也負責體內水分、電解質的平衡,還分泌許多荷爾蒙,使人體新陳代謝正常進行。當腎功能不好時,常見的症狀有泡沫尿、水腫、高血壓、倦怠以及貧血。雖然末期腎病的病患只要定期洗腎仍能存活很長的時間,但這些治療對病患的生活品質仍有影響。最近新加坡的學者研究發現,食用紅肉最多的前 25% 民眾,罹患腎臟病的風險比吃最少的 25% 民眾高出 40%。參與該研究的許(Woon-Puay Koh)博士指出,飲食中的植物性蛋白質對腎臟病的風險最小,魚肉、家禽肉次之,紅肉對腎臟病的風險則最高。 美國素食資源集團(...

擔憂年老照護費來源? 9張優質長照保單供你參考

圖片
台灣老化指數已在 2017 年 2 月突破 100,據《Smart 智富》月刊在 2017 年 7 月進行的「台灣民眾長期照顧認知調查」發現,高達 82.3% 的受訪民眾,擔心自己未來老後將面臨的長期照顧需求與費用,其中更有 50.3% 的人,家中正有長輩需長期照顧。顯示老後長期照顧問題須及早面對,「第 4 屆 Smart 智富保單評選」選出 9 張優選長照保單可供民眾選擇。 在目前市售保單中,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認為,殘扶險、長期照顧險以及類長照保險等 3 類保單,乃是最適合提早準備長照費用的險種。 《Smart 智富》月刊因此與台灣理財規畫產業發展促進會(TFPA)合作,舉辦「第 4 屆 Smart 智富保單評選」,邀集 6 位保險業平均資歷超過 20 年的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 以及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彭金隆共 7 位評審委員,針對 23 家壽險公司、共 59 張殘扶險、長期照顧險及類長照保險,進行評選。 評選方式是先按各保險公司風險資本適足率(RBC)、保單的年繳保費、豁免保費範圍、以及其他理賠項目等,逐一檢視並討論,最後挑選出 8 家保險公司共 9 張優選保單推薦給消費者,獲選保單分別是: 《Smart 智富》月刊表示,未來將每年繼續針對不同類型的保單,進行評選,推薦符合民眾需求、且預算精省、保障範圍大、給付彈性高的優質保單,讓消費者在投保前能擁有一份實用且具參考性的投保指南

別不服老 提防身心與財務的「年齡陷阱」

圖片
康健人壽調查發現,多數台灣受訪者有意識到自己正在邁向老年或已經到達高齡狀態,但身心與財務上都沒有提早為老年生活作好準備,容易陷入「年齡陷阱」。(圖:康健人壽提供) 2017 年「360° 康健指數」調查發現,台灣受訪者不論任何年齡層都不認為自己已經到達年老的狀態,很可能因而掉入「年齡陷阱」,因為身心與財務上都沒有提早為老年生活作好準備。 康健人壽總經理暨執行長邵駿崴 (Tim Shields) 表示,康健人壽呼籲民眾應盡早開始預備老年後的生活,要擁有活躍老年 (Active Aging) 的雙 A 人生,必須在身體、心理與財務三方面達到良好平衡。 康健人壽除了提供符合客戶需求的健康保障,幫助民眾規劃老年的健康防護網外,更希望透過 360° 康健指數調查強化民眾對健康的重視,提早開始為老年後的生活準備。還有「好在康健會員平台」和「瘦身動吃動」手機 APP 等數位健康服務,陪伴民眾一起積極管理健康。 根據「360° 康健指數」調查,50-59 歲的受訪者認為 69 歲以上才算老;60 歲以上的受訪者則認為 72 歲才算老,顯示許多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邁向老年或已經到達高齡狀態。 而且財務準備也不足,調查發現僅 11% 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在沒有工作時有足夠的經濟保障;12% 民眾認為自己有足夠的金錢可以退休。若在退休後仍繼續工作,高達七成的受訪者表示,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擁有固定收入,足以顯現大部分民眾並未有完善的退休準備。 康健人壽持續開發數位平台幫助民眾打造全方位康健生活,民眾可利用「360° 康健指數」線上測驗 (https://wellbeing.cigna.com/tw),測驗「年齡迷思」,只要用一分鐘就能快速瞭解自己是否有年齡迷思,以及自我評估對未來健康、家庭與職場三方面的健康態度,平台還會根據測驗結果提供健康促進和保障規劃建議,幫助民眾採取行動,邁向全方位的康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