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一張表讓你看懂,各種「退休必備保險」優缺點!(內含 年金、長照、醫療險等比較)

圖片
我們努力工作, 都期望能夠一路平安順利地 走到生命的終點, 只是人生總有些萬一,意外、生病, 以及誰都會發生的:年老。 多了解保單的保障與確認自身的需求, 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保險規劃, 將風險帶走。 編者: 疾病、意外發生時, 因為龐大醫藥費,容易淪為下流生活… 保險的用意,就是能夠讓人們轉嫁風險。 年老之後, 有事先準備好這些保險保障 才能夠安穩、清閒地度過退休生活呀~

目標到期債券基金「不保本」 金管會金檢範圍擴大

目標到期債券基金快速成長,到今年 3 月底,發行檔數已增加到 50 檔,規模首次突破 2000 億元、達 2115.9 億元,跟去年底相比,單季已經成長 5 成。不過,金管會表示,目標到期債券基金不是「保本」商品,在更新的金檢項目中,金管會也新增銷售目標到期債券基金不可以誤導投資人是保本商品,且要明確告知風險及費用等。 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 3 月底,目標到期債券基金發行檔數約 50 檔,規模達到 2115.9 億元,比起去年底的 38 檔、發行規模 1418.96 億元,光今年 3 月就成長約 5 成。 目標到期債券基金商品常常標榜著「放到期可保本保息」、「利息比定存高」,讓國人趨之若鶩,不過,金管會表示,目標到期債券基金不是「保本」商品,今年 1 月就已經要求投信投顧公會轉知投信業者,在廣告及行銷文案上,不可以誤導投資人,讓投資人以為這是保本的商品。 金管會表示,在更新的金檢項目中,也要求銷售目標到期債券基金或是連結目標到期債券基金的投資型保單,都不能以「保本」或任何誇大不實的話術做銷售。

退休理財 掌握3+3原則

圖片
退休 理財  掌握3+3原則 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集團公布2019年最新退休收入與預期調查,66%受訪者承認目前的退休準備仍落後應有進度。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台灣亦進入高齡化社會,建議 退休理財 規劃要趁早,透過三大步驟了解退休資金缺口,並掌握三大要點建構適合自己的退休理財計畫。 經濟日報提供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的三步驟,依序是了解自己的 退休金 從哪來、計算退休金缺口、展開退休理財計畫,而三大關鍵要點,分別是選擇適合退休金工具、趁早開始及選擇適合的 投資 組合。 這是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集團第八個年度進行退休調查,今年是針對2,002位18歲以上的成年人進行線上調查,結果顯示,六成八受訪者在退休理財上偏好用「目標導向」衡量其投資成果,而非以對應的大盤指數做為績效衡量對象;六成六的受訪者承認目前的退休準備仍落後應有的進度。 此外,「醫療負擔」躍居65歲以上及美國受訪者退休後的最大擔憂,恰恰呼應美國總統大選打得火熱的健保議題。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不同於美國制度多仰賴個人醫療保險,台灣的健保制度降低國人對退休後醫療支出擔憂,但也應考量若需要優於健保給付的醫療照護,需要及早規畫一筆醫療基金。與食品、水電瓦斯費類似,醫療支出多半隨通膨上揚,建議因應醫療支出準備應尋找報酬率可抵禦通膨上揚標的,如 股票 、平衡基金與殖利率較高的債券基金。 與這次調查的北美民眾焦慮退休準備一樣,台灣民眾也有退休準備不足課題。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台灣民眾規劃退休有三大要點,首先是選擇適合的 投資工具 ,定期檢視且依年齡彈性調整投資工具,同時應考量投資工具的報酬及穩定性;其次是及早準備,愈早開始準備,每月需投入的金額愈小,負擔也會愈輕;第三是建構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而隨著年紀逼近退休年齡,有必要增加較保守工具,例如有預定配息機制的債券型基金,或透過目標日期基金的自動調配機制,有效降低風險。 (UDN)

教你1招秒解痠痛!中醫師:洗澡後「吹風機溫灸」暖脖子,早晚一分鐘,把健康找回來

圖片
「唉唷~這幾天一直加班, 全身痠痛、肩頸硬梆梆,好難受啊!」 「欸,痠痛就趕快去預約按摩啊, 我跟你說真的很舒服喔。」 「可是給人按摩很貴欸,我花不起啦!」 上述情境是許多忙碌上班族常見的心聲。 中醫師表示,其實想要一甩痠痛不適, 除了仰賴 SPA、按摩外; 民眾不妨可試著善用家中必備的吹風機, 進行吹風機溫炙, 就是簡單又「不求人」的自我保養秘訣! 痠痛上身!身體不通是關鍵 賴睿昕中醫師表示,肩頸痠痛在西醫理論認為, 造成其發生的原因,應與炎症(身體組織發炎), 或是乳酸推積導致有關。而中醫觀點則認為, 導致人體出現肩頸僵硬、疼痛不適的成因, 主要多由「不通」和「不榮」兩面向所引起。 不通:「不通則痛,痛則不通。」 不通是指經絡阻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不通順, 進而引發疼痛的現象。 而導致經絡阻滯的原因, 則可能和外界環境的風寒、濕熱等氣候變化有關。 也可能是因飲食不當,或缺乏運動等內在因素, 引致氣滯、痰濕在體內生成惹禍; 甚至是以上內、外兩種因素同時作用所致。 不榮:造成因「不榮」產生疼痛的人, 其發生原因則多半和年老、久病後體虛, 或長期勞損不得休息、營養不良等因素, 導致氣血不足、臟腑虛弱產生痛症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其實臨床上, 「不通」和「不榮」兩種因素也可能同時作用。 尤其是,當人體處於體虛狀態下, 氣血不足、臟腑虛弱時, 外界的風寒、濕邪自然更容易乘虛而入, 此時的疼痛便會呈現虛實夾雜的症狀 中醫炙療:不只溫經散寒,也能拔毒泄熱 面對上述不適症狀,在中醫治療上, 除了透過藥物調理體質外,賴睿昕中醫師指出, 中醫治療痛症也常合併灸療來輔助改善。 至於炙療指的是在人體特定部位通過點燃艾火, 加以燻烤、刺激, 以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傳統治療方法。 適度進行能發揮溫經散寒、 溫通經脈、活血化瘀、通痹止痛的好處, 達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的作用。 且除了溫經散寒外, 在古代文獻中亦有「熱可用灸」的記載, 也就是說,艾灸也有拔毒泄熱的功用, 能以熱引熱,使熱外出。 正由於灸能散寒,又能清熱,發揮雙向調節作用, 因此適度進行灸療, ...

以房養老年輕化 65歲以下申辦戶數激增

養老要趁早,「以房養老」族也有「年輕化」趨勢,根據首家開辦以房養老業務的合作金庫最新統計,截至4月底止,近三年半以來,60~70歲間申辦以房養老的比重已達四成,除了65~70歲的平均比重達三成最高,值得注意的是,65歲以下申辦以房養老的銀髮族有崛起之勢。 特別是合庫自2016年11月把年齡從65歲放寬到60歲,在開放之初占比不到1.6%,二年半之後如今件數不僅增至快160件,且占全體申辦件數比率已近12%,可見國人趁早規劃以房養老的意識已明顯覺醒。 統計數據也顯示,90歲以上的老人「以房養老」需求並未式微。合庫統計,近兩年來,申辦以房養老年紀超過90歲以上的戶數不僅等幅增加,就人數成長而言也增加一倍,目前已有44位申辦者是在年紀超過90歲時申辦以房養老。 合庫從2015年11月率國銀之先開辦以房養老業務,截至4月底止,合庫的以房養老總件數已達1,344件,承作總金額已近80億元;若以全國市占比重來看,合庫所承作的件數比重高達39.6%、承作總金額43.7%,均在四成上下,快接近半數的高市占率,使其以房養老的大數據統計分析,因而更具代表性。 根據合庫統計,從2015年11月到今年4月底止,65~70歲以29%占比居全體年齡層分布之冠,76~80歲區間的年齡層則以17%的比重居次高水準。 但若以今年前四個月的占比觀察,則較近三年半的比重分布呈現明顯的變化,包括65~70歲區間的占比降至17.6%,不過71~75歲區間的占比則大幅增至20.6%,比該年齡層的整體平均值增加了5個百分點,是否申辦年齡層已從集中於65~70歲區間持續「外擴」到60~64歲、71~75歲區間,有待觀察。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今年以來超過80歲以上申辦以房養老者顯著增加。若以今年前四個月的新申辦件數來看,超過80歲以上的新申請件數占比已超過三成,其中81~85歲或86~90歲的申請件數比重均明顯較該年齡層的整體平均值增加,占比分別達15.7%、13.7%,分別較近三年半的整體平均值增加3、4個百分點,由此也可看出在「延壽」趨勢下,高齡者對以房養老的需求有增無減。

防骨鬆只補鈣是不夠的!紅肉魚、萵苣...骨科醫師點名:3種隱藏版「保骨」營養素

圖片
有利骨質生成的維生素K 維生素K有著讓鈣質沉附到骨頭上的作用,是維持骨頭強健的重要營養素。另外,鈣質在鈣化形成強健的骨頭時,需要有成骨細胞所分泌的骨鈣蛋白來發揮作用。而維生素K正是產生這種骨鈣蛋白所不可少的成分。 當維生素K不足時,品質不佳的骨鈣蛋白會增多,除了鈣質會難以附著到骨頭上,還會讓鈣質更容易從骨頭中溶出,骨頭會變得脆弱。 想要維持骨頭的健康,需要積極地攝取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如納豆、萵苣等。維持體內有充足的維生素K是很重要的。 附帶一提,維生素K還分為維生素K1及維生素K2兩種。前者的維生素K1,富含於明日葉、蕪菁葉、皇宮菜、茼蒿等黃綠色蔬菜中。後者的維生素K2則是由微生物或腸內細菌所製造出來。而大豆以納豆菌進行發酵製成的納豆,可以說是最強的維生素K2食品了。 2種維生素都很有用,尤其是維生素K2,經實驗確認能夠增加骨量,不僅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症,對於治療上也能派上用場,可以當成藥物使用。 事實上,依據資料顯示,在經常食用猶如維生素K2藏寶庫的納豆的地區,股骨近端骨折的情況較少。與不常食用納豆的近畿地區以西的西日本相較,在經常食用納豆的東北地區或關東地區,發生股骨近端骨折的案例數量較少。 納豆除了含有維生素K2,還富含其他能守護骨頭健康的成分,像構成骨頭材料的蛋白質及鈣質、能幫助鈣質作用的鎂,以及在體內能發揮類似女性賀爾蒙功效的異黃酮等營養素。至今還不慣於食用納豆的人,不妨也趁此機會,把納豆擺上餐桌吧。 鈣鎂合作,守護骨骼健康 富含於乾燥鹿尾菜中的鎂,對於骨頭健康也是不可欠缺的礦物質。 成人的體內約有30克的鎂,其中約6成在骨頭裡、構成較有彈性的強健骨頭。其餘的鎂則存在牙齒、肌肉、神經、腦部等部位,擔任著讓肌肉弛緩、血壓下降、抑制神經興奮等各種作用。 鎂是肌肉和神經運作的重要關鍵,當鎂不足時,身體為了補充就會將骨頭所含的鎂溶出來。此時,鈣質也會被一併溶出,而其數量約為鎂的5倍。也就是說,即使鎂只是略有不足,卻很快就會讓鈣質的平衡崩潰,讓骨頭變得空洞脆弱。 維持健康所必需的鎂之數量,女性每天為270至290毫克,男性則為320至370毫克。不論哪個年齡層的族群,若沒能攝取到必要的數量,就容易出現缺乏鎂的情況,因此希望各位能充分去攝取鎂這個營養素。 鎂富含於納豆、堅果類、海藻、黃綠色蔬菜等...

不是一律60歲領老人年金!用出生年次看你幾歲可以領

圖片
余先生48年次,至今參加勞保的年資有28年,他今年已經60歲了,也想辦退休,希望能將退休金連同勞保老年給付一起領。朋友說60歲就可以領勞保年金,而且他投保薪資多年來都是4萬3900元,建議他領勞保年金較划算。他不知道是否真的60歲退休時就可領勞保年老年金?若以4萬3900的月投保薪資來算,每月可以領多少年金? 很多 勞工 對於自己到底幾歲才能領 勞保年金 常常搞不清楚,以為一律都是60歲,事實上,勞保年金請領年齡從去年開始已經提高到61歲,明年更要提高為62歲,因此勞工想要知道自己何時可以請領,要先確認自己的出生年次,就能推算請領歲數。 勞保條例規定,勞保年金2009年上路時,請領勞保年金法定年齡為60歲,但第十年起提高一歲,其後每二年提高一歲,直到65歲為限。勞保年金自2009到2017年止,請領年齡都是60歲,2018年起請領年齡首次提高,從60歲延到61歲,繼續每兩年調高一歲請領年齡,直到2026年起請領年齡達到65歲上限為止。 51年次後請領都65歲 請領年齡更動也常造成勞工混淆,不易計算自己到底幾歲符合請領勞保年金法定年齡。最簡單的算法就是出生年次。從出生年次來看,46年次(含)以前的勞工請領年齡是60歲,但47年次的人因為去年起延後請領年齡到61歲,必須到2019年滿61歲才能領,48年次法定請領年齡為62歲,則要到後年2021年才能請領全額年金;依此類推,49年次為63歲,50年次64歲,51年次以後都是65歲。 不過勞保年金訂有提早請領及延後請領機制,也就是勞工可在符合法定請領年齡前五年請領減額,或法定請領年齡後請領增額年金,每提前或延後一年,減增額4%,最多減增額20%。 以48年次的余先生為例,若要月領勞保年金,因為明年起延後到62歲才能領全額年金,涂生先若想請領全額的老年年金,必須到後年2021年滿62歲才能領。 可提前領 金額減給4% 如果余先生想要提前請領也可以,最多得提前五年申領,但每提前一年,老年年金金額就會減給4%,而且提前請領後,減給比率不會變更。也就是說,余先生滿57歲起就可請領減額年金,他可以滿58歲、59歲時請領,減領比率各有不同。 若是余先生62歲才月領全額年金,假設他過去加保期間最高60個月的月投保薪資平均為4萬3900元,到2021年申請時勞保年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