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灣產油國 淪脆弱六國

全球新興市場國家再度出現此消彼長的變化。「脆弱五國」的情況已經有所改善,而波斯灣產油國卻成為新的脆弱國家,主因油價劇挫且各國匯率「釘住」美元。

美國2013年曾因暗示縮減量化寬鬆(QE)政策,引爆所謂「退場風暴」(taper tantrum)恐慌,使一些經常帳逆差嚴重的新興經濟體遭遇賣壓,加上當時國際油價超過每桶100美元,使土耳其、印度、印尼、巴西及南非等石油進口國陷入危機,而被稱為「脆弱五國」。

但油價從2014年中起大幅下跌,加上新興貨幣貶值,使這些國家的逆差縮小。例如印度今年逆差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已經縮減到0.9%,烏克蘭更由逆差轉為順差,土耳其今年的逆差比率縮減到5.2%,巴西也降到3.2%。

瑞士聯合銀行策略專家納蘭表示,「油價下跌的確有助於改善貿易收支。不過經常帳改善都不是靠出口增加,而是靠壓縮國內需求所致」。

在此同時,高度依賴原料出口及實施固定匯率的國家,目前的處境卻適得其反。委內瑞拉2012年還有順差,今年的逆差比率已達8.1%;波斯灣合作理事會(Gulf Cooperation Council,GCC)6個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卡達、阿曼、巴林及大公國,今年的石油收入比去年減少2,750億美元,順差比率已由3年前的22%,劇降到僅剩3.8%。

再者,6國中除了科威特外,貨幣都「釘住」美元,無法得到貶值的助益,各國政府必須削減預算以抑制進口需求。

凱投公司中東經濟學者杜維表示,科威特及卡達的整體順差額下降,而沙國的逆差比率更高達7%,阿曼及巴林的逆差更大,各國勢必將削減支出

此外俄羅斯靠著盧布劇貶,今年的經常帳順差比率上升到5%,高於3年前的3.5%;馬來西亞也靠著馬元大貶30%,使進口萎縮且出口擴張,而出現翻身的跡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防骨鬆只補鈣是不夠的!紅肉魚、萵苣...骨科醫師點名:3種隱藏版「保骨」營養素

房屋繼承節稅 小心十倍奉還

渣打:亞洲財富增長... 趕不上人口老化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