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20年 全球最強貨幣大解析
不是人民幣 也不是美元獨大
撰文 / 克洛德.梅耶
出處 / 今周刊 1016期
出處 / 今周刊 1016期
現今美元的地位的確被削弱,但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人民幣才能受益於美元的相對弱勢。
未來二十年,人民幣預料將與美元、歐元,逐漸整合成一個三極化的國際貨幣體系。
美元與人民幣會是攜手合作,還是互別苗頭?當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在未來的十幾年內可能超越美國後,人民幣是否可能取代美元,成為國際貨幣體系的主要貨幣?答案取決於兩個要素:一、中國金融改革的時程;二、人民幣和美元各自的優勢。
事實上,關於人民幣充分可兌換,亦即真正國際化的中國官方聲明非常含糊不清。二○一二年三月,中國人民銀行對於資金流動自由化發表了一項十年計畫。屆時對資金流動似乎仍會有若干限制,人民幣也還是只能達到部分可兌換。一三年,新上任的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編按:已於一四年一月二十八日辭職)表示,十五年後,人民幣才會成為國際貨幣。
中國法治 是最大疑慮
專家對此時程意見分歧。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巴里.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認為,由於中國貨幣在世界舞台上快速進步,而美元的地位卻不斷被侵蝕,所以人民幣在未來十年內可能取代美元;其他分析師則認為,在二○二○年代或甚至更晚,人民幣才會成為美元的競爭對手,但並不會取代美元的地位。
美元的霸權地位在國際上的任何交易中都顯而易見,因為美元具有各種無與倫比的優勢,是中國貨幣短時間內無法追趕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國金融市場的深度和流動性。各國企業、政府和中央銀行可以在美國找到各種多元的投資避險工具,並藉由美國銀行的專業涵養進行即時管理;這些市場為投資者提供最寶貴的優勢─尤其是在經濟危機期間,亦即讓投資者能在毫秒之間執行有效率的買進、賣出與套利的市場流動性。
事實上,關於人民幣充分可兌換,亦即真正國際化的中國官方聲明非常含糊不清。二○一二年三月,中國人民銀行對於資金流動自由化發表了一項十年計畫。屆時對資金流動似乎仍會有若干限制,人民幣也還是只能達到部分可兌換。一三年,新上任的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編按:已於一四年一月二十八日辭職)表示,十五年後,人民幣才會成為國際貨幣。
中國法治 是最大疑慮
專家對此時程意見分歧。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巴里.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認為,由於中國貨幣在世界舞台上快速進步,而美元的地位卻不斷被侵蝕,所以人民幣在未來十年內可能取代美元;其他分析師則認為,在二○二○年代或甚至更晚,人民幣才會成為美元的競爭對手,但並不會取代美元的地位。
美元的霸權地位在國際上的任何交易中都顯而易見,因為美元具有各種無與倫比的優勢,是中國貨幣短時間內無法追趕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國金融市場的深度和流動性。各國企業、政府和中央銀行可以在美國找到各種多元的投資避險工具,並藉由美國銀行的專業涵養進行即時管理;這些市場為投資者提供最寶貴的優勢─尤其是在經濟危機期間,亦即讓投資者能在毫秒之間執行有效率的買進、賣出與套利的市場流動性。
以此觀之,美元確實是無可取代的避風港。
現今美元的地位確實被削弱,但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人民幣才能受益於美元的相對弱勢。人民幣的主要障礙是由於中國金融市場規模小、流動性差,與美國金融市場恰巧相反;即使徹底改革,這種障礙在未來十年可能還是會持續下去。另外,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有賴於國際社會對此貨幣的強烈信心,也就是對貨幣發行國的制度要有信心。未來十年,中國在法治面的進步,可能還不足以消除國際投資者對於一個威權專制黨國體系的疑慮。
事實上,北京當局也不一定真的想把人民幣推向國際貨幣體系的核心並取代美元。在貨幣領域中,中國總是避免承擔第一線全球治理的國際責任;另一方面,中國又主張要找回自己在國際中「應有的地位」,包括在貨幣領域。中國多極化的國際關係願景,使其常挑戰美元的霸權和美國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發行國的特權。
美國想獨占強者地位
○九年三月,在籌備G20 倫敦高峰會期間,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行長周小川提出對國際貨幣體系的看法,他聲稱為「超國家貨幣」計畫(編按:以設立一個有能力發行世界貨幣、提供國際信貸、掙脫單個國家控制的世界性中央銀行為目的的計畫)胎死腹中,而感到遺憾。
周小川提議,由國際貨幣基金發行的「特別提款權」(SDR),充當國際貨幣的角色,並代替美元;特別提款權的市值與包括人民幣的「一籃子」貨幣掛鉤,並藉由全球的協調行動,讓特別提款權的使用逐漸發展起來。這項提案就理論面相當具有吸引力,但卻落得無疾而終。
現今美元的地位確實被削弱,但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人民幣才能受益於美元的相對弱勢。人民幣的主要障礙是由於中國金融市場規模小、流動性差,與美國金融市場恰巧相反;即使徹底改革,這種障礙在未來十年可能還是會持續下去。另外,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有賴於國際社會對此貨幣的強烈信心,也就是對貨幣發行國的制度要有信心。未來十年,中國在法治面的進步,可能還不足以消除國際投資者對於一個威權專制黨國體系的疑慮。
事實上,北京當局也不一定真的想把人民幣推向國際貨幣體系的核心並取代美元。在貨幣領域中,中國總是避免承擔第一線全球治理的國際責任;另一方面,中國又主張要找回自己在國際中「應有的地位」,包括在貨幣領域。中國多極化的國際關係願景,使其常挑戰美元的霸權和美國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發行國的特權。
美國想獨占強者地位
○九年三月,在籌備G20 倫敦高峰會期間,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行長周小川提出對國際貨幣體系的看法,他聲稱為「超國家貨幣」計畫(編按:以設立一個有能力發行世界貨幣、提供國際信貸、掙脫單個國家控制的世界性中央銀行為目的的計畫)胎死腹中,而感到遺憾。
周小川提議,由國際貨幣基金發行的「特別提款權」(SDR),充當國際貨幣的角色,並代替美元;特別提款權的市值與包括人民幣的「一籃子」貨幣掛鉤,並藉由全球的協調行動,讓特別提款權的使用逐漸發展起來。這項提案就理論面相當具有吸引力,但卻落得無疾而終。
一來因為面臨許多技術性難題,但更重要的是,遭遇到美國的明顯敵意。而事實上,美國在國際貨幣基金中擁有實質上的否決權。
在未來二十年中,可以預見人民幣將與美元和歐元逐漸整合成一個三極化的國際貨幣體系,同時美元的影響力也將大幅削減─雖然還不至於影響美國作為美元發行國所享有的特權。
(本文摘自金融霸權的誘惑第九章,孫蓉萍整理)
在未來二十年中,可以預見人民幣將與美元和歐元逐漸整合成一個三極化的國際貨幣體系,同時美元的影響力也將大幅削減─雖然還不至於影響美國作為美元發行國所享有的特權。
(本文摘自金融霸權的誘惑第九章,孫蓉萍整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