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台灣雖然有很多問題,卻都是可以解決的。
書中文章主題,有最能代表時代的關鍵詞,例如:熱血、小確幸、狼性、走出舒適圈、人脈存摺。
也有台灣當下最深刻的焦慮,像:國際觀、高等教育、兩岸競爭力、機器取代人力。
有的課題並非台灣獨有,分析必須具備全球視野,例如:民粹、富人稅、國族主義,募兵取代徵兵。
作者總能看到別人沒看到的盲點,想到別人沒想過的問題。
•關於工時太長,她重新思考「龜兔賽跑」這則寓言:
同樣是受過教育,為何有人進職場是烏龜,有人是兔子?最大原因不就是烏龜當年在學校都在睡覺,兔子則都在練跑?如果烏龜進職場後竟然以為自己可以維持慢吞吞步伐,只憑兔子貪睡就跑贏兔子,是在做夢!
•關於大學生太多,她問:
高等教育快速膨脹,怎可能只膨脹到學生人數,卻沒膨脹到辦學者與教授人數呢?為何大家只質疑大學生念大學的資格,卻不去質疑辦學者的資格?只怪大學生不用功,卻不質疑教學品質?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顏擇雅
2014年金鼎獎雜誌專欄類得主。著有《愛還是錯愛》(親子天下,2015年)、《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印刻,2016年)。譯有珍‧奧斯汀《理性與感性》(印刻,2017年) 。
2002年創辦雅言出版公司,出書極少,卻屢屢創造暢銷風潮。像《世界是平的》、《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都第一輯
熱血是兩面刃
小確幸不該是沙漠
狼性不是解方
菲律賓最懂「走出舒適圈」
該跳的槽,不該跳的槽
「投資自己」的潛台詞
人脈存摺值得商榷
別亂鼓勵「大膽走出去」
為何面試表現不佳?
投履歷別看走眼
要有創業腦
創業成為職人
第二輯
富人稅是頭痛醫腳
房屋稅不見得是富人稅
當兵不該變笨
公投門檻不該太低
國族主義的幽靈
民粹不必然是壞事
第三輯
中國不值得台灣自慚形穢
中國還需要學習強國風度
幹嘛怕競爭?
兩岸競爭力 vs 全球競爭力
值得借鏡的中企經驗
平常心看人才赴中
學術明星為何選擇中國?
英文為何看不見中國崛起?
第四輯
多少人可以念大學?
高等教育適合市場機制嗎?
出國攻博值得重金鼓勵
高等教育的科技海嘯
為什麼要學歷史?
文組無用論
什麼是國際觀?
第五輯
為什麼超時工作?
不該小覷小創業
企業家太老
企業家也要有志氣
企業家要有國際觀
機器一定取代人力?
麥當勞啟示是雅言出版旗下代表作。
內容連載
別亂鼓勵「大膽走出去」
張愛玲有篇散文<重訪邊城>,寫她唯一一次訪台。開頭寫她初抵台北機場,就有個西裝男子上前問她:「你是尼克森夫人?」張愛玲以為尼克森夫人真要飛來,覺得很奇怪,她與這位美國前副總統夫人膚色不同,人種不同,怎會被誤認?搞半天,那位仁兄原來天天都來機場迎接美國大人物,是精神異常。
「我笑了起來,」張愛玲描述她意會過來的反應:「隨即被一陣抑鬱的浪潮淹沒了,是這孤島對外界的友情的渴望。」
那年是一九六一,艾森豪總統前一年才來訪,我們還是聯合國的一員,五十幾個邦交國,其中不乏日本、法國等重要國家。因此讀到張愛玲這段敘述,我難免驚訝:原來在台灣國際處境還不算孤立的五十幾年前,就已經充滿被世界遺忘的焦慮了。
如今,這種焦慮的表達方式已不是接機強迫症,而是媒體常見的「出口轉內銷」報導。本來,外電編譯的工作應是譯介國際新聞:敘利亞內戰、日本憲改等等。曾幾何時,他們的首要工作變成注意台灣又上了哪家外媒:八仙塵爆上了BBC、高雄氣爆上了CNN。即連民眾在颱風過後排隊跟歪腰郵筒合照這種純八卦,閱聽大眾也需要知道它受到多少外媒關注。
如果外媒有提供奇特觀點,閱聽大眾當然就應該知道。但是絕大多數時候,「被外媒當作新聞」本身就是一種新聞,即連八仙塵爆這種壞新聞也強過沒新聞。這是台灣特有的媒體現象,套句對岸用語,就是台灣很「缺乏存在感」。
這種缺乏,也反應在近年特別流行的「台灣之光」標籤。出國比賽獲獎,才是台灣之光。沒出國、沒獲獎則不算。同是侯孝賢佳作,《刺客聶隱娘》是台灣之光,《海上花》則不是,因為《海上花》沒在海外獲獎。
如果獲獎者感謝台灣栽培,我們當然與有榮焉。但獲獎就自動戴上「台灣之光」帽子,卻有強迫沾光之嫌。跟誰分享榮耀,不該是個人的選擇嗎?更糟的是,這四字代表為台灣爭光是一種使命。王建民原本只是個熱愛棒球的男孩,赴美追求自己的夢想。一旦被叫台灣之光,就必須為全台灣打球了。他腿傷復原沒多久,二○○九年又肩傷,應該就是四個字壓力太大所致。
張愛玲有篇散文<重訪邊城>,寫她唯一一次訪台。開頭寫她初抵台北機場,就有個西裝男子上前問她:「你是尼克森夫人?」張愛玲以為尼克森夫人真要飛來,覺得很奇怪,她與這位美國前副總統夫人膚色不同,人種不同,怎會被誤認?搞半天,那位仁兄原來天天都來機場迎接美國大人物,是精神異常。
「我笑了起來,」張愛玲描述她意會過來的反應:「隨即被一陣抑鬱的浪潮淹沒了,是這孤島對外界的友情的渴望。」
那年是一九六一,艾森豪總統前一年才來訪,我們還是聯合國的一員,五十幾個邦交國,其中不乏日本、法國等重要國家。因此讀到張愛玲這段敘述,我難免驚訝:原來在台灣國際處境還不算孤立的五十幾年前,就已經充滿被世界遺忘的焦慮了。
如今,這種焦慮的表達方式已不是接機強迫症,而是媒體常見的「出口轉內銷」報導。本來,外電編譯的工作應是譯介國際新聞:敘利亞內戰、日本憲改等等。曾幾何時,他們的首要工作變成注意台灣又上了哪家外媒:八仙塵爆上了BBC、高雄氣爆上了CNN。即連民眾在颱風過後排隊跟歪腰郵筒合照這種純八卦,閱聽大眾也需要知道它受到多少外媒關注。
如果外媒有提供奇特觀點,閱聽大眾當然就應該知道。但是絕大多數時候,「被外媒當作新聞」本身就是一種新聞,即連八仙塵爆這種壞新聞也強過沒新聞。這是台灣特有的媒體現象,套句對岸用語,就是台灣很「缺乏存在感」。
這種缺乏,也反應在近年特別流行的「台灣之光」標籤。出國比賽獲獎,才是台灣之光。沒出國、沒獲獎則不算。同是侯孝賢佳作,《刺客聶隱娘》是台灣之光,《海上花》則不是,因為《海上花》沒在海外獲獎。
如果獲獎者感謝台灣栽培,我們當然與有榮焉。但獲獎就自動戴上「台灣之光」帽子,卻有強迫沾光之嫌。跟誰分享榮耀,不該是個人的選擇嗎?更糟的是,這四字代表為台灣爭光是一種使命。王建民原本只是個熱愛棒球的男孩,赴美追求自己的夢想。一旦被叫台灣之光,就必須為全台灣打球了。他腿傷復原沒多久,二○○九年又肩傷,應該就是四個字壓力太大所致。
與「台灣之光」同時流行起來了,還有「大膽走出去」。常聽到的說法,是要年輕人跨出舒適圈。言下之意,就是台灣太舒適。奇怪:明明大家都同意跟別國比起來,台灣有低薪、過勞、房價離譜的問題,怎還覺得台灣是舒適圈?
其實,已經大膽走出去的台灣人,追求的並非不舒適,而是為了投奔更好前程。近年對岸、新加坡挖走不少高階人才,或澳洲吸引大學畢業生去打工,憑的都不是不舒適,而是較佳的薪資或工作條件。這種現象,我們應該引以為恥才對,有什麼好鼓勵的?
何況,鼓勵「大膽走出去」還會造成一種不幸副作用。這句話的假設是有出去強過沒出去。這會給國外回來的年輕人一種優越意識,以為喝過洋墨水,想當然爾較有國際觀。
其實,因為資訊科技進步,海外居住經驗已不見得會帶來國際觀了。如今不少留學生上網只看台灣新聞,臉書也只跟台灣互動。許多人住台灣時根本不看偶像劇、政論節目,移民加拿大或新加坡卻變成天天看。這種人哪有因出國而擴大視野?
其實,出國收穫多寡,最重要因素往往是學習動機。出國若只為一張文憑,收穫就是一張文憑。若只是為了償清學貸,收穫就是學貸償清。賈柏斯十九歲的印度行讓他學會直觀,養成迥異於其他科技人的思考方式,前提是他本就是為了心靈追求而去印度。
因此,如果是針對年輕人,重點應該不是要不要出去,而是抱著何種目的出去。年輕人出去了,我們就應該努力營造讓他們想回來的環境。不然,高齡化加少子化,工作人口已在縮減,萬一人口外移,稅基豈不縮小再縮小?
如果希望年輕人只為增廣見聞,而不是為投奔前程而出去,我們就要想辦法讓產業走出去。瑞典人口不到千萬,音樂產業就非常走得出去。近年美國《告示牌》百大單曲中有三分之一,不是瑞典人作曲就是瑞典人製作。瑞典音樂人卻不必搬去美國住。斯德哥爾摩的錄音室與音樂科技公司可接受英美唱片公司委託,全球最大音樂串流商Spotify也是在斯德哥爾摩創立。
要讓產業走出去,大膽是不夠的。瑞典的音樂實力靠的是一流的音樂教育。台灣的半導體與光學器材可以走出去,靠的也是大學培養出眾多優秀工程師。
其實,已經大膽走出去的台灣人,追求的並非不舒適,而是為了投奔更好前程。近年對岸、新加坡挖走不少高階人才,或澳洲吸引大學畢業生去打工,憑的都不是不舒適,而是較佳的薪資或工作條件。這種現象,我們應該引以為恥才對,有什麼好鼓勵的?
何況,鼓勵「大膽走出去」還會造成一種不幸副作用。這句話的假設是有出去強過沒出去。這會給國外回來的年輕人一種優越意識,以為喝過洋墨水,想當然爾較有國際觀。
其實,因為資訊科技進步,海外居住經驗已不見得會帶來國際觀了。如今不少留學生上網只看台灣新聞,臉書也只跟台灣互動。許多人住台灣時根本不看偶像劇、政論節目,移民加拿大或新加坡卻變成天天看。這種人哪有因出國而擴大視野?
其實,出國收穫多寡,最重要因素往往是學習動機。出國若只為一張文憑,收穫就是一張文憑。若只是為了償清學貸,收穫就是學貸償清。賈柏斯十九歲的印度行讓他學會直觀,養成迥異於其他科技人的思考方式,前提是他本就是為了心靈追求而去印度。
因此,如果是針對年輕人,重點應該不是要不要出去,而是抱著何種目的出去。年輕人出去了,我們就應該努力營造讓他們想回來的環境。不然,高齡化加少子化,工作人口已在縮減,萬一人口外移,稅基豈不縮小再縮小?
如果希望年輕人只為增廣見聞,而不是為投奔前程而出去,我們就要想辦法讓產業走出去。瑞典人口不到千萬,音樂產業就非常走得出去。近年美國《告示牌》百大單曲中有三分之一,不是瑞典人作曲就是瑞典人製作。瑞典音樂人卻不必搬去美國住。斯德哥爾摩的錄音室與音樂科技公司可接受英美唱片公司委託,全球最大音樂串流商Spotify也是在斯德哥爾摩創立。
要讓產業走出去,大膽是不夠的。瑞典的音樂實力靠的是一流的音樂教育。台灣的半導體與光學器材可以走出去,靠的也是大學培養出眾多優秀工程師。
跟張愛玲訪台的時候比起來,台灣的外交處境已經更孤立。但也拜經貿實力之賜,台灣的能見度已比當年更好。雖然要美國現任總統訪台已是不可能,但卸任政要、商界鉅子、影歌巨星來訪卻已是稀鬆平常。也許是這個原因,國際機場已沒人隨便問來客:「你是錢尼夫人?」想通這一點,也許我們可以稍微撫平「缺乏存在感」的焦慮。
但是不管焦不焦慮,都不應該再鼓勵年輕人「大膽走出去」。讓更多產業有辦法走出去才是真的。
當兵不該變笨
二○一六年台灣大選前,媒體冒出一種指控,說時代力量候選人「閃兵」,是只會挑起台海緊張,卻不願上戰場的「嘴砲台獨」。 指控很難聽,挨罵的對象卻依然高票當選,打敗連任多屆的軍系立委。
這種結果,在南韓就會很不可思議。在南韓,閃兵指控是可以終結政治生命的。二○○二年,梨花大學前校長張裳正是因為兒子閃兵,才遭國會否決,無法出任總理。
閃兵在台灣卻不會引起類似公憤,一大原因即閃兵管道很多元。焦慮症是一種(林昶佐),高度近視也是一種(黃國昌、吳志揚)。吳奇隆若是新加坡人,慣性脫臼雖可讓他免除許多操課,役期卻不能少一天。連勝文若是新加坡人,則要比別人多當兵九週,由國家強迫幫他減肥。
問題來了,焦慮症、高度近視雖是小毛病,但依然是毛病。為什麼在台灣,聽說某人因為焦慮症、高度近視而不必當兵,別人反應不是同情,而是質疑閃兵?
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免服兵役引來的羨慕眼光,遠超過一般人對焦慮症、高度近視的惻隱之心。當兵是大家都不想要的,乖乖去當兵則是沒選擇。如果可以選,大家都寧願選焦慮症、高度近視。
如果是因為當兵辛苦,閃兵就算值得羨慕,也必須扛負「好逸惡勞」的可恥標籤。這次,閃兵卻當選立委,可見選民並沒把閃兵聯想到怕吃苦。
其實,只要看看時代力量另一位新科立委,就可明白閃兵在台灣既可羨,又不必蒙羞的箇中原因。洪慈庸本來默默無聞,是二○一三年七月爆發的洪仲丘案,才把她推到鎂光燈下,累積出日後參選的政治能量。
洪案發生一個月,就有二十五萬白衫軍上凱道怒吼,為冤死的男孩討公道。台灣從沒出現過如此不靠政黨動員,卻集結速度如此之快,聲勢又如此浩大的街頭運動,可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但是不管焦不焦慮,都不應該再鼓勵年輕人「大膽走出去」。讓更多產業有辦法走出去才是真的。
當兵不該變笨
二○一六年台灣大選前,媒體冒出一種指控,說時代力量候選人「閃兵」,是只會挑起台海緊張,卻不願上戰場的「嘴砲台獨」。 指控很難聽,挨罵的對象卻依然高票當選,打敗連任多屆的軍系立委。
這種結果,在南韓就會很不可思議。在南韓,閃兵指控是可以終結政治生命的。二○○二年,梨花大學前校長張裳正是因為兒子閃兵,才遭國會否決,無法出任總理。
閃兵在台灣卻不會引起類似公憤,一大原因即閃兵管道很多元。焦慮症是一種(林昶佐),高度近視也是一種(黃國昌、吳志揚)。吳奇隆若是新加坡人,慣性脫臼雖可讓他免除許多操課,役期卻不能少一天。連勝文若是新加坡人,則要比別人多當兵九週,由國家強迫幫他減肥。
問題來了,焦慮症、高度近視雖是小毛病,但依然是毛病。為什麼在台灣,聽說某人因為焦慮症、高度近視而不必當兵,別人反應不是同情,而是質疑閃兵?
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免服兵役引來的羨慕眼光,遠超過一般人對焦慮症、高度近視的惻隱之心。當兵是大家都不想要的,乖乖去當兵則是沒選擇。如果可以選,大家都寧願選焦慮症、高度近視。
如果是因為當兵辛苦,閃兵就算值得羨慕,也必須扛負「好逸惡勞」的可恥標籤。這次,閃兵卻當選立委,可見選民並沒把閃兵聯想到怕吃苦。
其實,只要看看時代力量另一位新科立委,就可明白閃兵在台灣既可羨,又不必蒙羞的箇中原因。洪慈庸本來默默無聞,是二○一三年七月爆發的洪仲丘案,才把她推到鎂光燈下,累積出日後參選的政治能量。
洪案發生一個月,就有二十五萬白衫軍上凱道怒吼,為冤死的男孩討公道。台灣從沒出現過如此不靠政黨動員,卻集結速度如此之快,聲勢又如此浩大的街頭運動,可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盧梭曾在《社會契約論》中主張,徵兵制可加強全民與國家之間的一體感。洪案卻揭露,徵兵制在台灣的效應正相反。役男發現,「死老百姓」在軍中是學不到戰鬥技巧的,成天工作就是打掃、搬東西。許多文書皆沒必要,而且資料造假嚴重。但役男不能提出建言,不然下場可能和洪仲丘一樣。
這是閃兵在台灣既可羨又不必蒙羞的真正原因:軍中管理太糟了,把兵役變得毫無功勞只有苦勞。這苦勞不只沒意義,還可能不公不義。討厭當兵的出發點並非好逸惡勞,也不是怕死或不愛台灣,而是為了拒絕不公義。
軍方如果對症下藥,就應該強化內部管理。沒想到,軍方拿出來的解方是停止徵兵,二○一八年起改推全募兵。
如果看國際趨勢,全募兵好像是潮流。法國在一九九六,波蘭在二○○八,德國在二○一一,都陸續改全募兵。倡議者主張,現代軍事已經越來越複雜,軍事訓練需要投入越來越多時間精力。若是採用徵兵制,好不容易訓練成稍微可用,就要放兵員重返民間,新兵又要從頭訓練,非常浪費國家資源。不像志願兵役期長,訓練起來較划算。
台灣卻狀況特殊。首先,中國從沒放棄武力犯台,我們若不願以當兵為義務,要怎麼向對岸與盟友展示防衛決心?
二來,上文已強調,人民不愛當兵,並非不願保家衛國,而是不信任軍方。無法取得民間信任的軍方,怎可能靠募兵就募到足夠兵員?果然,二○一七年九月《聯合報》就報導:「全募兵尚未落實,國軍人力已跌破最低防衛需求。」
因此,全募兵反映的,就是軍方的鴕鳥心態,不願面對現實,不想改革。軍方不改革,可能比台獨更能挑起台海緊張。這不是危言聳聽。國防太弱會讓敵國覺得有機可乘而輕啟戰端,這是戰略學的一項真理。
因此軍方此時最該做的,不是全募兵,而是重新打造當兵的尊榮感。至少不要讓人民感覺當兵是在浪費生命。
「當兵會變笨」這話在台灣太常聽見了,我們可能都沒想過,有些國家的軍隊可以是人才搖籃。美國是一例。在美國,軍方給人的印象就是效率、專業主義、應變能力強。《財星》雜誌(Fortune)二○一○年三月就有封面是年輕持槍美軍,內容是退役軍官如何變成「商界領袖的新面孔」。
這是閃兵在台灣既可羨又不必蒙羞的真正原因:軍中管理太糟了,把兵役變得毫無功勞只有苦勞。這苦勞不只沒意義,還可能不公不義。討厭當兵的出發點並非好逸惡勞,也不是怕死或不愛台灣,而是為了拒絕不公義。
軍方如果對症下藥,就應該強化內部管理。沒想到,軍方拿出來的解方是停止徵兵,二○一八年起改推全募兵。
如果看國際趨勢,全募兵好像是潮流。法國在一九九六,波蘭在二○○八,德國在二○一一,都陸續改全募兵。倡議者主張,現代軍事已經越來越複雜,軍事訓練需要投入越來越多時間精力。若是採用徵兵制,好不容易訓練成稍微可用,就要放兵員重返民間,新兵又要從頭訓練,非常浪費國家資源。不像志願兵役期長,訓練起來較划算。
台灣卻狀況特殊。首先,中國從沒放棄武力犯台,我們若不願以當兵為義務,要怎麼向對岸與盟友展示防衛決心?
二來,上文已強調,人民不愛當兵,並非不願保家衛國,而是不信任軍方。無法取得民間信任的軍方,怎可能靠募兵就募到足夠兵員?果然,二○一七年九月《聯合報》就報導:「全募兵尚未落實,國軍人力已跌破最低防衛需求。」
因此,全募兵反映的,就是軍方的鴕鳥心態,不願面對現實,不想改革。軍方不改革,可能比台獨更能挑起台海緊張。這不是危言聳聽。國防太弱會讓敵國覺得有機可乘而輕啟戰端,這是戰略學的一項真理。
因此軍方此時最該做的,不是全募兵,而是重新打造當兵的尊榮感。至少不要讓人民感覺當兵是在浪費生命。
「當兵會變笨」這話在台灣太常聽見了,我們可能都沒想過,有些國家的軍隊可以是人才搖籃。美國是一例。在美國,軍方給人的印象就是效率、專業主義、應變能力強。《財星》雜誌(Fortune)二○一○年三月就有封面是年輕持槍美軍,內容是退役軍官如何變成「商界領袖的新面孔」。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