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別被紅棗鮮豔外表騙了!

由於特殊的生理,女性往往會面臨更高的貧血風險,尤其是缺鐵性貧血,這讓很多女性也更加重視補血。 預防缺鐵性貧血,首先就要補鐵。不過,乾紅棗中鐵的含量是2-4毫克/100克,跟一些動物性食品,如豬肝、雞肝相比,實在是非常低。 紅棗中的鐵含量,不僅不高,而且吸收率還低。人體平時吸收利用的鐵分為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紅棗中的鐵就是非血紅素鐵。 非血紅素鐵被人體利用起來有點麻煩,先要把不溶性的鐵變成可溶狀態,再吸收進入血,才能用它來自己合成血紅素。 這個過程中,還有植酸、草酸、磷酸、膳食纖維等多個妨礙因素,吸收利用效率就要大打折扣。而血紅素鐵,人體可以直接拿來吸收並為己所用,製造自己的血紅蛋白,利用率就高很多。血紅素鐵含量較高的食物主要是動物的肉類、內臟和血液,包括豬肉、牛肉、豬肝、雞肝等。 由於動物性食物鐵的吸收利用率高,如果真的已經貧血了,醫生和營養師所建議的首選「補血」食品,往往不是紅棗,而是紅色的動物內臟和紅色的肉類,同時還會建議補充維生素C,因為這樣的效果快且好;僅靠吃紅棗,很難改善。所以,紅棗補血的效果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好。 那麼,紅棗對於補鐵就一點幫助也沒有嗎?其實也不然,這並不意味著紅棗不是鐵的好來源。大棗是鐵的來源之一,也是比較好的零食和甜食,每天吃一點是有益的補充,但不能作為解決貧血問題的主要措施。如果已經達到貧血的臨床標準,就要儘快就醫,弄清貧血原因,同時全面調整飲食,千萬不要以為吃幾粒大棗就能輕鬆解決。 文/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碩士生 阮光鋒

全台872萬新中年族群 向老說不 我的熟年進行式

長久以來,當社會討論高齡化時,不是聚焦出生率下降,就是集中在老人福利。直至近年,一群同時面對上、下兩代「夾殺」的三明治世代,他們的困境浮上檯面,才有人注意到台灣還有一群人數龐大的準銀髮族。 這群40到64歲的中年人共872萬人,等於每2.5人中就有一個中年人。據調查,中年人通常是最不快樂的一群,事業、健康、財富、家庭……問題接踵而來。 但所幸,他們也是台灣有史以來最高教育程度的一代,他們用「熟年」概念替代「老」,早已進入「熟年進行式」,從年輕就積極準備邁向第三人生。 《遠見》盤點中年常見危機,並專訪走過低潮再出發的過來人,借著他們的人生經驗,你也可以安度中年,人生下半場更精采。 當社會關注青年失業、低薪,當政府社會福利給了銀髮族,鮮少有人注意台灣還有一群人數龐大的準銀髮族。 他們是40到64歲間的中年人,總數872萬,已占台灣總人口的38%。等待他們的是怎樣的未來? 「不該這樣,我吃了半年安眠藥,為什麼還會半夜驚醒?」47歲的美美(化名)帶著不解語氣問精神科醫師。美美本來是業務員。十年前,為了照顧罹患舌癌的婆婆,辭去工作,開始進出醫院的日子。本以為婆婆病情穩定了,就能返回職場,豈知婆婆潛藏躁鬱症,晚上總是不睡覺,擾亂家人作息,幾乎天天大聲罵人,弄得全家氣氛緊張。 偏偏此時,念國中的孩子又出現拒學症,被老師視為頭痛人物,只要傳LINE過來,美美就得跑學校。正處中年的她,只為家人忙碌,情緒幾乎崩潰,她覺得自己一事無成,近來更不敢參加同學會,開始焦慮、失眠、暈眩,只好跟著孩子一起看精神科。 40~64歲新中年人 超鬱卒的三明治世代 美美是目前必須照顧長輩與下一代的台灣中年世代的縮影。根據主計總處今年發布的「國民幸福指數」調查,此刻45~64歲的台灣中年人,是主觀幸福感最差的一群,低於青年和老年人,是台灣U型幸福指數的谷底。 這樣的發現不只在台灣,國際間也有類似結果。不少國內外專家均認為,人生當中,中年是最不快樂的階段。 2008年,英國華威大學(Warwick)經濟學教授安德魯.奧斯瓦德(Andrew Oswald)和美國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率先提出U型理論。他們調查80個國家、200多萬人的幸福感,發現有72個國家的幸福感起伏,都呈現U型。其中,情緒低潮期是40~50歲的中年,青少年和老年期則最...

川普時代將至 該搶進美元保單?

圖片
繼英國確定脫歐,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再次跌破民眾眼鏡,明(二○一七)年一月商業大亨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將入主白宮,成為新一任美國總統,他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性格以及換黨執政的不確定性,使得當天美股、美元快速下跌,台幣、日圓呈現升值,不過,黑天鵝也走得急,半天後美元匯率不但恢復甚至直直飆升。 美元保單長線穩定 避險、保值、積財首選 友邦人壽行銷長李正偉指出,資本市場追求穩定,太多不確定性因素會影響匯率,歐元及英鎊受英國脫歐影響頻頻貶值,日圓雖然相對穩定,但在負利率政策之下,經濟仍處弱勢;而曾經很看好的人民幣,因為中國資金不斷外流,加上美國升息機率高,短期之內也貶得很兇,長期來看,美元有別於其他幣別,具有獲利穩定性的優勢,正因如此,當世界發生社會經濟動亂時,美元無疑是最安全的避難所。 美元「長期穩定」的特性和需要「長期持有」的保單相當速配,因此用部分資金做美元保單配置,可使整體資產趨於穩定、減低波動風險。而常態來說,美元保單的保費會比台幣保單便宜一~二成,原因是美元每年的預定利率都會比台幣保單高○.五~○.七五%,因此,美元保單累積價值時間愈長,隨著利率加乘,增值幅度也愈多。 平時逢低多買美元 可降低匯率波動風險 川普當選後美元走勢先貶再轉強,聯準會十二月中旬升息氣氛更加濃厚,許多人建議趁現在搶進美元保單,不過,專家看法不同。 現在為了撿便宜購置美元保單,也算不準隔年度續繳保費時的匯率狀況,美元保單是用美元支付保費,陳有忠建議,保戶不能等到要繳費時才換美元,平時就要多觀察美元的匯率變動,購買時機可選在美國處於升息階段,及台幣和美元利率差距小的時候,可分多次購買,積少成多,分攤匯率風險。 此外,別忘了保險是「長期」持有資產,不應隨「短期」事件變動,尤其是趨於長期穩定的美元保單,更不應用任何政經事件去取決何時該買。「今天買了一張美元保單,下周美元漲了,也無法有任何動作,保單根本無法出場。」李正偉提醒民眾在挑選保單時,要瞭解保險的本質在於保障,切勿當成短期投資工具! 總而言之,一直存在長期穩定優勢的美元保單,不論何時購買獲利程度都一樣,最重要的是,購買前要先搞清楚自己是否有這個需求,勿以「跟風」心態做了不適合自己的決定。 美元保單怎麼買? 三大步驟 輕鬆檢視 的確,美元保單相較於台幣有些誘因,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買,李正偉...

為什麼有錢人都用零錢包?想要年收入1千萬,就要記住「1塊錢」的使用方法! 為什麼有錢人都用零錢包?想要年收入1千萬,就要記住「1塊錢」的使用方法!

在路上看到一塊錢,你會撿起來?還是直接走開? 從這樣簡單的動作,就可以看出你有沒有成為「有錢人」的素質。 一塊錢是錢的最小單位,也是所有財富的起點, 對一塊錢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直接反映出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普通人看到一塊錢,會想:只不過是一塊錢嘛! 有錢人看到一塊錢,卻會認為:這可是一塊錢耶! 然後毫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大大方方地將這一塊錢撿起來。 因為一萬元是錢,一塊錢也是錢,有錢人都非常珍惜金錢。 有錢人再怎麼有錢,也不會忘記財富是靠一塊錢一塊錢慢慢累積出來的。 所以 有錢人的錢包通常有兩個特徵,一個是使用漂亮的長皮夾,另一個就是會將零錢慎重地裝在零錢包裡。 想要讓錢自動滾滾而來?就要從真心對待一塊錢開始。因為區區一塊錢,並不只是一塊錢! 區區一塊錢,卻不只是一塊錢 購物時找回的零錢,隨手塞進褲子的口袋,就這麼放了一天。 回到家後,從口袋中把零錢連同車鑰匙一起拿出來,然後放在茶几或桌上,又繼續那樣擱著。 又或是,辦公桌的最上層抽屜裡,總有幾枚一塊錢或十塊錢混在迴紋針、便利貼等雜物內。 你自己是否也是這種情況呢? 請注意!像這種對待零錢的方式,就是你自己現在對金錢心態的一種「警訊」。 「你必須徹底改變對待金錢的態度。繃緊神經正視金錢,否則會嘗到苦頭唷!」 這是因為,對待零錢的方式,容易顯露出當下某個人對金錢的心態。那樣的態度多半也會用在面對其他事情的時候。 平時我所接觸的經營人士,大多數都是公司營運順利的人,但也會有一些事業失敗的人士。 那些生意失敗之人,他們對待金錢的方式有幾個共通點。其中之一就是:忽視一塊錢、十塊錢這種小單位的零錢。 工作的時候,我常常會翻閱關於公司金錢的各項資料。其中之一就是「零用現金簿」。 零用現金簿是彙整日常生活中各項瑣碎開銷(洽公交通費或伴手禮費等)的書面資料,記錄的金額很細,例如像是「360日圓」、「924日圓」這樣的數字。 這樣的會計相關資料,在中小規模的企業中,多半是經營者自己經手。 事業不順的經營者在記錄金額瑣碎的零用現金簿時,經常會出錯。 例如,總金額其實是「1萬5365日圓」,結果卻記成了「1萬5360日圓」。 又或是,核對收據確認之後,原本應該要輸入「854日圓」,結果卻打成了「845日圓」。 當然,任何人都可能...

12種吃出自癒力的 超平價食物

提升免疫力 不用花大錢吃補品 但沐光臨床營養機構營養師門診院長程涵宇表示,均衡營養就是增強免疫力的良方,像是天然蔬果中富含許多維生素、微量元素、纖維質,比起單一成分的維他命丸,更有益健康。 程涵宇也建議以下12種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提升活力的超健康天然食材,價格也很「平民化」,追求健康不用花大錢。 1. 蘑菇 蘑菇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硒」和抗氧化物,研究指出,身體若缺乏硒,容易使小感冒變得更嚴重;而蘑菇中的維生素B2和菸鹼酸,對於人體免疫系統更是不可或缺。因此多吃蘑菇,能幫助人體抵抗病毒、細菌,以及對抗腫瘤,是非常好的免疫力來源。 2.胡蘿蔔 有「小人參」之稱的胡蘿蔔,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以及維他命A、維他命B1、維他命B2、維他命C,和鈣、鐵、磷等多種營養,能夠抵抗癌症,並且美白、潤膚。胡蘿蔔素在人體消化吸收後,會轉化成維他命A,能保護眼睛、維護細胞及增強免疫機能,還可以加強腸胃蠕動,避免脂肪堆積,造成肥胖。當快感冒或是喉嚨痛時,喝下一杯現榨不加糖,不加水的胡蘿蔔汁,可以迅速增強免疫力,抵抗疾病。 3. 牡蠣 牡蠣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鋅」,除了可增加男性雄風,還有抵抗病毒的作用,但牡蠣要盡量熟食。 4. 杏仁 豐富的維生素B2和菸鹼酸,能幫助人們在壓力下,構築堅強的抵抗力。減少平時動物性油脂的來源,改為補充杏仁果20~30顆,就能從中得到人體一天所需維他命E的22~32%,對免疫系統非常有幫助。 5. 葡萄柚 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和黃酮類化合物,後者已證實能夠活化免疫系統;除了葡萄柚外,柳橙或其他柑橘類也可有同樣的效果。 6. 大蒜 許多人厭惡大蒜散發出的氣味,但大蒜卻提供人體好幾種能幫助免疫系統的抗氧化物,甚至能對抗造成某些胃潰瘍、胃癌的元凶「幽門螺旋菌」,降低罹癌風險。將大蒜去皮並切碎,在烹調前放置15至20分鐘,就能活化大蒜中能加強免疫力的酵素。 7. 菠菜 菠菜的葉酸能幫助身體新細胞的生成,以及修復DNA;還有豐富的纖維,以及如維他命C的抗氧化物,讓人保持年輕健康。 8. 地瓜 地瓜擁有豐富的抗氧化物「β胡蘿蔔素」,能夠消滅自由基,更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能幫助身體延緩老化,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 9. 綠色花椰菜 有研究報告指出,綠色花椰菜是增強免疫系統的基本來...

人長壽 錢也要長壽

圖片
醫學不斷精進,台灣女性平均壽命達83.1歲,男性則是76.7歲,未來壽命延長的速度恐將加快,但你準備好了嗎? 每個人都想有錢到老,但在長壽風險和低利率的雙重衝擊下,若只持有現金而無理財規畫,無疑又將面對另一個風險:人越活越老,錢卻越存越薄。 因此,準備退休,你需要靠投資理財打造「長壽財」,享有源源不絕的現金流,而不是死抱著一筆單純的「退休金」,每天提心吊膽會花光。 4箭齊發 準備你的長壽財 撰文:劉以親 旅日作家劉黎兒說:「人長壽,錢也要跟著長壽。」這話讓人頗有感觸,現今醫學進步,延長了人均壽命,金融市場卻越趨震盪,並且走向負利率,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領域,卻大大改變了每個人的一生:人越活越久,錢卻越存越薄;人長壽,錢卻不容易長壽。 退休調查都喜歡探討一個問題,終究老後退休金該準備多少才夠?去年有外商銀行調查指出,58% 的受訪者認為,必須擁有1000萬元以上的存款,才能享有安逸的退休生活,由此可見,「千萬退休金」是不少人認同的基本金額。 該調查同時指出,受訪者心目中理想的退休存款金額高達7800萬元,姑且不論這個目標可能只有少數人能達成,而且不是每個人對退休品質的要求都這麼高,但如此高額的數字也顯露出許多人對老後生活的不安感。 退休後有 22 年餘命 對抗長壽須提早準備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2014年國人平均壽命為79.84歲, 受僱員工平均退休年齡為57.8 歲,相當於退休之後還有22年的餘命, 不過,未來壽命延長的速度恐將加快,醫學進步能讓人長命百歲,如果沒錢又失去健康,長壽恐將讓人苦不堪言。 長壽風險不僅拉長了養老期,就連準備期也得提前鳴槍起跑。滙豐集團剛發佈的一份退休調查報告指出,在過去,台灣已退休人士從42歲開始,花16年的時間準備退休,順利在58歲實現目標,但現今的上班族(準退休族)明白自己會比上一代更長壽,已經意識到必須比上一代更早開始為退休儲蓄,將準備退休的時間提早至35歲,打算利用24年的時間準備,希望在59歲時順利退休,如此一來,準備時間將足足比上一代多8年。 你需要的是長壽財 不是一筆單純的退休金 退休並不是人生跑道上的終點線,尤其沒人能預知自己活多久,卓越資產管理公司副總張禹治就指出,「並不是在65歲離開職場那天,就要把全部的退休金領出來用,假使每個月領出3萬元,其餘的錢還是要長期規畫,除...

以房養老炒熱 怎麼挑才划算?

銀行分期給付,或一次給付購買年金險 以房養老商品愈趨多樣化,主要差別在於「付款者」的不同;但對貸款戶來說, 究竟差在哪裡?搞懂其中學問,才能聰明挑對以房養老商品。 以房養老」不是新鮮話題,不過直到去年十一月合庫銀行率先推出「商業型」以房養老產品,市場這才逐漸增溫,今年下半年,更有中國信託、台新銀行等民營業者加入,以房養老在台灣,終於熱起來了。 隨著各家行庫商品的差異性逐漸明顯,如何挑選最適合自己或父母的產品,也就愈來愈有學問。而目前各家銀行推出的商業型以房養老產品,最大的差異,在於「誰來按月付錢給你」。 基本款的以房養老,是申貸者將房屋抵押給銀行,由銀行逐月撥款給申貸者;較為新種的產品,則是銀行將貸款金額「一次給付」給申貸者,但申貸者必須以此資金向壽險公司購買年金險,接下來,按月付錢的,就是壽險公司了。 銀行分期給付 初期領的比年金險多 兩種機制,衍生出許多差異。首先,由於每月所領到的錢必須扣除還給銀行的利息,而銀行計算利息的本金,是以「目前已經付出去」的金額計算,所以在貸款初期,採取「銀行逐月撥款」方式的利息負擔,會比「銀行一次付清、購買年金險」的機制來得輕鬆許多。 業者舉例,若市價兩千萬元的房子,核貸七成,總額一千四百萬元,貸款二十五年,利率二%。那麼,若是「銀行逐月撥款」,銀行每月須付給貸款戶約四萬六千元,貸款戶支付給銀行的利息,則在第一個月是以四萬六千元為本金,算下來,利息僅有七十八元。第二個月,累積本金增加到九萬二千元,利息負擔即會增加約一倍。 而如果是用「銀行一次付清、購買年金險」的機制,雖然用一千四百萬元購買即期年金,每月約可領到五萬八千元,但要付給銀行的利息,卻是在一開始就得用一千四百萬元為本金加以計算,利息支出約達二萬三千元,相扣之後,每月可領三萬五千元,明顯少於「銀行逐月撥款」的機制。 此外,此作法需額外支付每月約兩百元信託費。 不過,若繼續往下計算,約莫是在第十二年起,「銀行逐月撥款」的每月給付金額就會少於「購買年金險」,而若整體計算,借款人透過兩種機制實際可拿的金額,二十五年下來其實相差極為有限。朝三暮四或者朝四暮三?端視民眾退休生活的規畫了。 如同前面所述,若選擇「一次給付、購買年金險」的以房養老產品,那麼,未來按月付錢的就不會是銀行,而是壽險公司基於你手中的這張年金險保單,定期給付年金到貸款戶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