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長照財源稅收制「每人每年5萬 外勞都請不起」

政院規畫以營業稅及遺贈稅加稅來籌措長照財源,台北商業大學教授黃耀輝說,先不論加稅的影響,長照稅收每年四百億元的規模,以全國八十萬的失能老人來估計,每人每年只分到五萬元,連請外勞都不行,怎麼會夠? 「營業稅加稅一定會影響物價」,黃耀輝指出,營業稅若增加不多,有可能賣方會自行吸收,但無論是買方或賣方,一定有一方要吸收。若因擔心影響物價而擴大民生必需品免稅範圍,那稅收就會不夠。這是個兩難,一定會在物價與稅收間有所取捨。 黃耀輝說,民眾對長照的期待很高,但政府卻無法清楚說明,包括執行單位、人力資源、錢夠不夠等,都是未知數。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教授鄭文輝表示,影響物價的因素很多,我國營業稅實在太低了,只加百分之○點五對物價的影響不大。 他說,研究調查發現,民眾願 意為長照付出的費用,比開辦長照保險要自繳的費用還高,顯示大家都願意出錢,需求且期待很高。 有些人認為現在經濟不好不是加稅時機,鄭文輝反問「什麼時候才是好時機?」人口老化也不會等,現在只擔心財源太少、錢不夠用,他主張長照採保險制,較能穩健永續。

未來20年 全球最強貨幣大解析

不是人民幣 也不是美元獨大 撰文 / 克洛德.梅耶 出處 / 今周刊   1016期 現今美元的地位的確被削弱,但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人民幣才能受益於美元的相對弱勢。 未來二十年,人民幣預料將與美元、歐元,逐漸整合成一個三極化的國際貨幣體系。 美元與人民幣會是攜手合作,還是互別苗頭?當中國的國內生產毛額在未來的十幾年內可能超越美國後,人民幣是否可能取代美元,成為國際貨幣體系的主要貨幣?答案取決於兩個要素:一、中國金融改革的時程;二、人民幣和美元各自的優勢。 事實上,關於人民幣充分可兌換,亦即真正國際化的中國官方聲明非常含糊不清。二○一二年三月,中國人民銀行對於資金流動自由化發表了一項十年計畫。屆時對資金流動似乎仍會有若干限制,人民幣也還是只能達到部分可兌換。一三年,新上任的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編按:已於一四年一月二十八日辭職)表示,十五年後,人民幣才會成為國際貨幣。 中國法治 是最大疑慮 專家對此時程意見分歧。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巴里.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認為,由於中國貨幣在世界舞台上快速進步,而美元的地位卻不斷被侵蝕,所以人民幣在未來十年內可能取代美元;其他分析師則認為,在二○二○年代或甚至更晚,人民幣才會成為美元的競爭對手,但並不會取代美元的地位。 美元的霸權地位在國際上的任何交易中都顯而易見,因為美元具有各種無與倫比的優勢,是中國貨幣短時間內無法追趕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國金融市場的深度和流動性。各國企業、政府和中央銀行可以在美國找到各種多元的投資避險工具,並藉由美國銀行的專業涵養進行即時管理;這些市場為投資者提供最寶貴的優勢─尤其是在經濟危機期間,亦即讓投資者能在毫秒之間執行有效率的買進、賣出與套利的市場流動性。 以此觀之,美元確實是無可取代的避風港。 現今美元的地位確實被削弱,但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人民幣才能受益於美元的相對弱勢。人民幣的主要障礙是由於中國金融市場規模小、流動性差,與美國金融市場恰巧相反;即使徹底改革,這種障礙在未來十年可能還是會持續下去。另外,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有賴於國際社會對此貨幣的強烈信心,也就是對貨幣發行國的制度要有信心。未來十年,中國在法治面的進步,可能還不足以消除國際投資者對於一個威權專制黨國體系的疑慮。 事實上,北京當局也不一定真的想把人民幣推向國際貨幣體系...

川普若當選美國總統... 元大寶華:強勢美元跟著來

英國脫歐公投事件,再次突顯政治議題對投資市場的莫大干擾。元大寶華綜經院最新亦針對美國總統大選候選人政見對市場前景,進行專題分析。其中,政見爭議較大的川普,元大寶華綜經院長梁國源表示,顯然對債市、匯市帶來的潛在變動最大,其中,美元未來走勢,川普主張強勢美元,並強力抨擊匯率操縱國,美元前景應會隨川普的選民支持率升高而愈加走多。 梁國源指出,應就股市、債市、國際油價及匯市,解析美國兩位候選人政見對金融市場前景的影響,其中,希拉蕊的執政風格及現有政見看來,若她勝選有助股票市場及油價平穩、債券價格緩慢下跌、美元呈中立格局;而川普上任將帶來較多不確定性,對股票會帶來負面影響、債券價格劇跌、石油產業蒙受政治風險,以及美元走強的可能性大增。 由於美元是國人財務資產的主要外幣部位,元大寶華綜經院研究員宋育芳指出,川普主張強勢美元,反對貨幣競貶,一來是他的政黨共和黨的貨幣政策立場本就偏向鷹派,對美元是一大利多,其次,共和黨稅改方案有利美國企業獲利回流,有助美元上漲;而希拉蕊與貨幣議題相關的政見,雖然傾向支持美元貶值有利美國製造業出口競爭,但至今未針對美元發表意見,對美元前景的態度十分謹慎。

花對代價顧健康

圖片
常有人問,一生中花在維護健康的費用要 300 萬 ,應該怎麼規劃健康保險? 300 萬怎麼算出來的?一直以來主要是根據 99 年統計每位國人當年度醫療保健支出 38,246 乘上平均壽命 80 歲,得到 306 萬的估算數。      這樣算正確理解嗎? No !      健保從民國 84 年 3 月開辦,在 83 年時,政府統計「國民醫療保健支出」 (NHE) ,是每個人一年要花 15,448 元, 為什麼健保開辦 20 年後, NHE 不減反大增?     看看這個表,到 102 年我們每個人的 NHE 已提高到 41,242元 。健保實施前後 20 年,我們為健康付出的金錢代價大漲了 167% 。按照這個漲幅, 20 年後的 NHE 會超過 7 萬,再20年就超過11萬。所以,一生 300 萬的數字算法根本不對。      那到底該是多少才對?應該從錢花在什麼地方來看才對。     102 年所有國人花掉 8,537 億元來維護健康,大家繳了 1,755 億健保保費、 638 億其他保費 ( 包括補充保費 )。 我們繳了健保費,就醫享有醫療照護,可是 還要付 3,447 億元出去。以上三個支出總共 5,840 億,佔醫療保健總支出 8,537 億的 68.4% 。不把健保費算進去, 那麼醫療家庭負擔的比重達 40.3%,簡單說每次看病 要有4成自備款 。      第三張表在教我們一件事,其實錢不是都花在住院上面。最多的是 門診花費 38% ,第二多的是 醫療用品用具 33% ( 健康食品、醫藥保健用品 26% , 醫療用具設備及器材 7%) 。第三多的是花在 療 ( 安 ) 養院、月子中心、居家照護等個人照護 15% 。 住院 14% 而已。    三張表,澄清了一直以來方向錯誤的醫療保健需求概念,顛覆了保險規劃觀念。它至少呈現出幾個面向: @ 一個人一生中花費多少「顧健康」的代價,會隨時間膨脹,不是叫「 300 萬」。 @ 付了健保費,還要準備自備款,平均是 4 成。 @ 需要花費最多不是住院,也不是小病門診,而是較嚴重的傷病、慢性疾...

投保殘扶險的5個堅強理由

◎ 環境污染、食安問題、工作壓力、天災人禍等因素大幅增加身心障礙風險 ◎ 因傷病身故,死而後已,但我更擔心該走卻走不掉的問題 ◎ 我是家庭經濟支柱,不能因傷殘病殘減弱賺錢能力,尤其不能喪失賺錢能力 ◎ 我的社會保險年資淺、投保薪資低,能獲得的失能給付不能解決我的問題 ◎ 我的積蓄、資產根本無法應付失能帶來的經濟危機     如果,你同意其中任一個理由,你都應該好好認識「殘廢照護健康保險」。     如果,你已經有壽險和意外險,你應該已經知道壽險發生身故或全殘一次給付,意外險發生意外身故和傷害致殘後一次給付。     如果,你已經有住院醫療保險、癌症保險、重大疾病特定傷病保險,你或許隱約知道,發生了住院事實時給付醫療保險金,診斷符合傷病定義時一次給付保險金,並沒有涵蓋到醫療以外的生活與收入所需,尤其是長期收入中斷、終身失去工作能力。     這些過去保障你人身生命、醫療所需的保險,能解決身故後安家、醫療期間開銷,卻無法解決傷病致殘所帶來的種種困境。人,存在的意義,在對別人有益處,在對自己人生實現有價值,但殘廢卻可能摧毀自己對他人的益處,自我實現的價值,連最起碼的 經濟生產能力 都不再擁有。     肢體缺損、關節喪失機能、失明、失聰、心肝肺腎臟等失能殘廢,在身心障礙中比例超過五成。對發生殘廢的人來說,工作能力將比健康時差很多,甚至就業困難,或從此一輩子無法再工作。     中樞神經大腦、小腦、腦幹、脊髓因傷害、疾病受損,如車禍、職災、一氧化炭中毒、腦中風、巴金森症、腫瘤、腦性麻痺、運動神經元疾病、小腦萎縮症等等,造成全癱、半癱、言語視力機能喪失、平衡機能障礙等等,影響層面更大,嚴重者植物人狀態、終身癱瘓、長時臥床、倚賴輪椅行動,完全無法謀生。輕者神經遺留頑固難治的後遺症,不易回復健康時的工作能力和表現。     已知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併發疾病致殘;癌症致殘、自體免疫疾病致殘等等,會造成身體失能,甚至工作失能。     全世界保險最發達的國家是美國,推行短期和長期失能保險,短期失能保險通常約定給付兩年;長期失能保險約定自符合給付日開始到 65 歲退休止。短期或長期失能險涵蓋原來收入的...

燃脂7食物!吃蛋、喝咖啡可助瘦身

圖片
瘦身一定要拒絕美食,搞得什麼都不能吃嗎?不用那麼可憐!國外健康專家推薦7種常見食物,讓你光是早餐吃蛋、喝咖啡,就能幫助減重。快來看看還有哪些你愛的美食,瘦身期間也能開心吃! 咖啡中的咖啡因和綠原酸有助瘦身,但是必須適量飲用才健康。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寫給女性的自然養生聖經》(The Natural Health Bible for Women)一書作者、英國營養專家格倫薇爾(Marilyn Glenville)博士,以及營養師巴爾克斯(Elouise Bauskis)指出,以下這些生活中容易取得的食物,都有幫助減重的作用,適量攝取最健康! 燃燒脂肪7食物 幫助瘦身這樣吃 減重好物1/咖啡 咖啡中的綠原酸有助降低葡萄糖的吸收,咖啡因則能提升新陳代謝達3%至11%。對肥胖者來說,可以增加脂肪燃燒達10%,對瘦子而言更可增加29%。不過,當身體習慣咖啡因的作用之後,效果可能就會降低。 另外,咖啡可以促使脂肪酸從脂肪組織中釋放出來,提供身體作為能量所需;也可以增加血液中的腎上腺素濃度,藉此提升體能表現。 減重好物2/糙米 糙米比精緻白米的營養更豐富,含有的膳食纖維、蛋白質都比較多。以GI(Glycemic Index;升糖指數)來說,糙米屬於中GI的食物,但白米屬於高GI。想要減重,日常飲食應該攝取低GI和中GI的食物來穩定血糖,因此吃糙米對瘦身有好處。 糙米的營養比白米更豐富,而且屬於中GI的食物,有助穩定血糖和減重。 減重好物3/蛋 蛋黃富含卵磷脂、葉黃素、玉米黃素等豐富營養,還有容易吸收的優質蛋白質,可以增加飽足感、延長飽足時間,幫助你少吃一些。 蛋富含各種營養素,而且可以增加飽足感。

想吃減肥大餐 明日請早…胖子呷隔夜飯 好享瘦

端午節將近,國際生命科學會昨針對粽子提出「攻略守則」,糯米屬於精緻澱粉,對腸胃道而言屬於容易吸收的物質,吃多易增胖,若能將精緻澱粉改為抗性澱粉,如改添加蓮子、紅豆、黑豆等,不僅減少熱量也能減少對腸胃的負擔;民眾平常若不想吃糙米,建議可以先烹煮米飯,放一天隔夜後,該結構會從精緻澱粉變成抗性澱粉,但隔夜飯頂多放一天,放久發臭再吃就不好了。 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教授王進崑說,澱粉分為精緻澱粉及抗性澱粉,精緻澱粉如白米飯、糯米、地瓜粉、太白粉等,抗性澱粉則存在於未加工的食物,如蓮子、黑豆、綠豆、紅豆、番薯、芋頭、馬鈴薯等。精緻澱粉能提供熱量以及飽足感,抗性澱粉較難讓腸道吸收,因此有助降低熱量攝取,對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患者較為適合。 王進崑說,若是民眾不喜歡吃全穀根莖類或是糙米飯等,抗性澱粉也能DIY,白米雖然屬於精緻澱粉,但是兌水加熱之後,就會出現「糊化」化學反應,這時白米的澱粉結構就會開始改變,只要放一個晚上,白米飯水分蒸發後,就會變成抗性澱粉。 王進崑說,慢性病患者吃隔夜飯對身體較好,想減肥的民眾也可吃隔夜飯,不過建議放一天即可,否則可能有發霉等問題出現。 抗性澱粉含量大調查 蓮子  每100公克含有20公克 黑豆  每100公克含有10公克 紅豆  每100公克含有10公克 豌豆  每100公克含有7公克 薏仁  每100公克含有6公克 馬鈴薯  每100公克含有5公克 香蕉  一根含有5公克 糙米飯  一碗含有2公克 甜玉米  一根含有1.8公克 地瓜  一顆含有1公克 資料來源/國際生命科學會 製表/陳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