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富不是命定,而是習性使然 3:萬物都是提款機,,提款密碼就藏在你的神經迴路

 萬物都是提款機,,提款密碼就藏在你的神經迴路裡。   只要你能讀懂這本書,並且認真地更新舊有的貧性迴路,就算是一條內褲一張衛生紙,你也會發現他的含金量,比你想像的還要多。   *為什麼市面上有很多,有錢人不告訴你的致富祕密,在商人大肆宣傳或辦講座課程賣書後,還是有那麼多人無法脫貧翻身?   答案就是,我們的神經系統,對事件情境和情緒都有深化記憶,進而形成長期頑固的迴路慣性,這種迴路光靠聽聽演講和短暫意志力是無法改變的。   *本書是作者破產三次才悟出的終極轉骨心法,也是讓你反敗為勝,脫貧致富的九陰真經。   原來,我們大腦的神經迴路一旦被設定好,他們就會像電腦軟體一樣,不會背叛搞鬼不會要求加薪不會罷工請病假,忠心不二地幫我們執行迴路指令。   如此這般,藉著正向有紀律的佈局運作,再加上時間的威力,萬物都會成為你的提款機,而且是你個人專屬的提款機。   *此外,作者在書中也表示,他能再三地從垃圾堆的谷底爬起來,其實只靠三樣東西,那就是習性、習性和習性。   第一個習性,是指大腦中被我們修改或重構的神經迴路,只要能改變迴路,就能改變行為和習性,進而改變現狀。   第二個習性,是不停檢討反省和更新修正神經迴路的紀律。   第三個習性,學會等待,耐心等待,在寂寞和無聊中品嚐時間的威力。   *如果你無法改變現在,就不可能改變未來。   作者在書中直接指出,窮人之所以會窮,就是有太多心理障礙和不良習性,就算再努力,也都死在神經迴路的[撞牆期]。   令人驚駭的是,原來窮人腦中還有那麼多的[貧性神經迴路],才會造成的長期不良習性,像是:   ◎只有窮人內心還住著黑幫老大   ◎窮人的一塊錢,永遠比有錢人沈重一百倍   ◎窮人並不是不愛錢,只是他們的愛有太多盲點   ◎單身的人,要提高血清素部位   ◎窮人的視神經,總是直通事實認知系統   ◎窮人看不見哥倫布艦隊的六個認知缺陷   ◎時間是一台計程車,空車愈久損失愈多   ◎窮人的腦神經總是缺少PLAN B迴路……….   所幸,只要你願意用心研究本書的內容,透過紀律和付諸行動,去修改或更新神經迴路的缺陷,你就能突破今日的困境,發現驚人的提款密碼,改變未來。   同時,本書作者也教讀者,如何修改或更新不良神經迴路,進而重新建構[聚財神經迴路],像是:   ◎同樣一件事做九萬次,你就會看到金庫   ◎同一件事反省三萬次,你...

光靠慢跑無助於留住肌肉 營養師教你這樣吃這樣動

近年來,減肥成為全民運動,許多中老年人也熱衷跑步、健走,飲食力求清淡,不過,新光醫院營養師夏子雯提醒,中老年人應該多攝取優質蛋白質,並做阻力訓練運動,一昧求瘦,肌肉沒了,屆時恐將萬病纏身,毛病不斷。 飲食清淡簡單吃 營養卻失衡 夏子雯指出,人過中年肌肉開始流失,肌少症患者越來越多,其中又以上了年紀的長者比率最高,有人整天無精打采、無力易累,虛弱無法提重物,連開礦泉水瓶蓋都成問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進一步分析飲食習慣,均偏向清淡、無油等,例如,早餐吃麥片、土司;中餐則是白麵線淋苦茶油;到了晚上,和孩子一起用餐,才吃得很「澎湃」。夏子雯強調,相較於其他年齡,中老年人更需要優質蛋白質以及足夠熱量,三餐都應攝取優質蛋白質,例如,牛肉、雞蛋、大豆等食物。但實際上,許多老年人都是隨便煮、隨便吃,飲食單調,缺乏多樣性,長期下來,營養失衡,少了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肌肉逐漸流失,體重越來越輕,「不好看,也不健康」。 蛋白質攝取不足 肌肉難維持 攝取足夠蛋白質,是維持肌肉量、生活品質的關鍵。在沒有腎臟功能不佳的狀況下,建議是每公斤體重×1.2公克,舉例來說,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至少應該攝取84公克蛋白質,這差不多是一天需要8份蛋豆質(=8兩肉),才能維持肌肉量,但許多中老年人很難吃足量。 夏子雯建議中老年人,可以在營養專家的評估下,選擇補充成人營養品,一天飲用一瓶,每天至少喝一杯豆漿、牛奶以及一顆茶葉蛋,才能補足蛋白質、礦物質及維生素。她說,成人營養品含豐富維生素、礦物質,例如,維生素A可以保護黏膜、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且每罐至少含10.5公克蛋白質,營養均衡,宛如液體的綜合維他命。若有更高蛋白質的需求,也可選擇較高蛋白質比例的營養品。 但不少中老人覺得成人營養品口味偏甜,擔心常喝對身體不好,夏子雯指出,這些成人營養品的含糖量均經過精細計算,民眾不用擔心糖分過高的問題。如果覺得太甜,建議添加五穀粉、燕麥粉,就可以冲淡甜味。 有氧運動不夠 阻力訓練強肌 除了飲食,夏子雯建議中老年人應多做阻力訓練,光靠慢跑健走等有氧運動不夠,無助於留住肌肉。另外,養成天天量體重的習慣,如果體重變輕,千萬不要沾沾自喜,反而應心生警惕,增加熱量、蛋白質的攝取及飲食的多樣性,若真的食欲不佳或是吃不下,考慮一天攝取一瓶成人營養品。 

Fed持續緊縮 恐引發全球匯率大戰

美國聯準會(Fed)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13日會議決定再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升息並不意外,意外的是Fed並未「暗示」加速升息,而是「明示」;如果沒有意外,今年共將升息4碼。就當前美國經濟成長與通膨勢頭而論,Fed升息無誤,偏鷹有理。加速緊縮效應透過外匯市場向全球擴散,一場匯率「冷戰」與「熱戰」將雙線開打。 最新的利率預測點陣圖顯示,過半Fed決策官員預測今年底前將再升息2或3碼,2019年仍預測將升3碼,2020年再升1碼;屆時升息周期結束,利率水準將比長期「中性」利率高出2碼,到2021年再回降2碼。矯枉必須過正,這並不代表貨幣政策將會過緊,卻顯示Fed貨幣政策「正常化」的立場相當堅定。 Fed會後聲明明確顯示政策「偏鷹」。對當前經濟活動的描述,從「溫和上升」改為「堅實」上升;失業率從「維持低檔」改為「下降」;家庭支出成長由「趨於溫和」改為「上升」;對於利率,從「調整貨幣政策」改為「提高利率目標區間」。尤有甚者,5月會後聲明中有關「審慎監視通膨動向」一大段文字全被刪除,充分顯示主席鮑威爾堅定的立場。 就業、通膨與成長三項指標的預測值全面調高,但與實際情況相較仍稍嫌保守。就通膨情勢而言,5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升2.2%,已超過2%目標,核心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也上升2.6%。美國6月起對大部分進口鋼鋁開徵25%關稅,製造業成本將進一步升高,終將轉嫁到消費者物價上,加速下半年通膨率上升。Fed決定加速升息,顯然是不願見到貨幣政策跟不上經濟實況。 加速升息對美國經濟與金融市場是否將造成重大衝擊?短期內不會。第一,此波緊縮周期已升息7碼,但扣除通膨的實質利率仍是負數,政策依然寬鬆,不致壓抑經濟表現。第二,儘管「加速」,但只比原先預測多出1碼,油門踩得有限,且未來仍將「漸進式」升息。第三,就業與成長等經濟基本面都支持Fed進一步緊縮,對美股並非絕對利空。不過,升息將擴大美債殖利率升幅,而川普政府擴大公共支出更將拉升殖利率,並將帶動美元匯率走強,這才是Fed緊縮對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的最主要衝擊管道,這可兵分兩路來觀察。 第一,美、歐、日匯率冷戰。美、歐、日央行都倡議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必要性,但進度上落差甚大。歐洲央行(ECB)雖決定今年底結束購債計畫,預料最早到明年下半年才有可能首次升息,但經濟復甦減弱與政...

被繼承人存款 可繳遺產稅

圖片
被繼承人存款能否用來繳納遺產稅?財政部昨(14)日指出,如果繼承人希望以被繼承人存放在金融機構的存款,繳納遺產稅,可以向稽徵機關申請,處理原則是採多數決;只要繼承人過半數且這些繼承人應繼分合計超過半數,或者繼承人的應繼分合計超過三分之二同意,就可申請辦理。 據了解,各地區國稅局近期辦理遺產稅時發現,相當多民眾不知有此放寬措施,因此特別說明。 財政部官員指出,過去繼承人以被繼承人存款繳納遺產稅,依民法規定,必須取得全體繼承人同意才可以申請,繼承人中如有人在國外,易造成欠稅或者移送強制執行,因此,去年底發布解釋令,放寬繼承人以被繼承人存款繳納遺產稅可採多數決。 南區國稅局解釋,遺產稅的繳納案件,納稅義務人如果沒有其他現金,想以被繼承人遺產中的銀行存款繳納,若需取得全體繼承人同意才可申請,容易造成欠稅,並導致移送強制執行,行政執行分署雖然可以就遺產中存款扣押取償,此時繼承人必須額外負擔15%的滯納金。 為兼顧納稅義務人的權益並有利於稅款徵起,因此財政部放寬規定,准許這一類的申請案件,如符合「遺產及贈與稅法」第30條第7項多數決規定時,稽徵機關可予受理。 舉例來說,被繼承人甲君遺產稅案應納稅額100萬元,甲君的繼承人為配偶及子A、B、C計四人,其中繼承人A、B、C三人,應繼分合計四分之三,申請以甲君遺產中的銀行存款繳納遺產稅,即符合「遺產及贈與稅法」第30條第7項繼承人過半數及其應繼分合計過半數同意的情形。 官員提醒,繼承人申請以被繼承人的銀行存款繳納遺產稅,應填妥同意書向所轄稽徵機關提出申請,相關書表可至財政部稅務入口網下載,下載路徑為「財政部稅務入口網\書表及檔案下載\申請書表及範例下載\遺產稅\遺產稅實物抵繳申請書 」。 經濟日報提供

殘廢改失能、殘缺改缺損... 明天起保單不能有「殘」

保險法部分條文修正13日經總統公告,其中保單中有「殘」者一律要拿掉,多年來的「殘廢」用語一律要改「失能」,原本的「失能險」則要改為「喪失工作能力險」,預計明(15)日生效,保險局表示,現有保單先用批註條款「過渡」,三個月內修正所有保單者可免備查,直接送保單資料庫。  這次保險法主要針對CRPD,即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調整保單中的歧視字眼。  保險局也指出,雖然沒有正式統計到底有多少保單要修正,但應該是「絕大部分」,所以若是三個月內能完成所有保單修訂的公司,就可以不用走備查,直接將新保單送進保單資料庫,省去很多畫面工作,但若來不及作業的公司,則必須要在六個月內完成,但逾三個月後,保單就恢復備查。  另外,已銷售出去的保單,不因文字修正而影響理賠,保險局要求各保險公司必須在網站或書面通知保戶,相關保單文字調整的情況。  保險業者為此次文字修正全數「人仰馬翻」,因為除了殘扶險、健康險、失能險全數要改外,壽險保單也有不少含有殘廢保障,全部要更動重印,或是要增加批註。  壽險業者整理出共有11種字眼要改,除「殘廢」改「失能」,另外如「死殘」改為「死亡與失能」、「全殘」要改「完全失能」、「腦中風後殘障」改「腦中風後障礙」、殘障改「機能障礙」、「殘缺」改為「缺損」、「殘病」更動為「疾病失能」、殘扶就是失能扶助、傷殘是傷害失能。  另外如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至不能辨識其行為或欠缺其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要改為受監護宣告尚未撤銷者。  保險局要求各壽險公司目前都要送審批註條款,才能讓現售保單可度過過渡期,甚至銷售時要提供保戶用詞對照表,理賠時要在文件註明舊保單的用語與依新法理賠的用語對照。

打通經絡,自律神經不失調

身處超速競爭時代,新挑戰、新變動不斷刺激神經,出現焦慮、心悸、失眠、腹瀉、不明疼痛,事情不順就暴怒,情緒愈來愈難掌控。中醫古籍很早就認定情緒攸關身心健康,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五臟失衡易引發自律神經失調,疏通經絡就能調養五臟、氣血正常運行,新近研究也證實針灸能刺激大腦,改善憂鬱及焦慮,維持情緒自然穩定。《康健》採訪專治精神心理問題的中醫師,教你平衡自律神經,找回快樂的自己。 世界變化太快讓人迷惘掙扎、無所適從。 各行各業在危機四伏的湍流求生存,稍一不慎就可能滅頂。在此超速競爭年代,人人情緒緊繃,一遇到不順,往往情緒失控。 社群媒體也主宰許多人的情緒。一打開臉書,不時出現酸文、攻擊、謾罵,你可能連對方是誰都不知道,就被罵翻天。 天氣環境也再三考驗人的脾氣。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刊登在《科學(Science)》期刊的研究發現,氣候變遷影響經濟、健康,其中高溫讓人易怒。 2015年,他們分析社群網站推特(Twitter)10億則貼文發現,氣溫超過21℃(70℉)貼文情緒出現明顯差距,比如16~24℃(60~75℉)跟21~27℃(70~80℉)相比,快樂指數差異如同週日與週一。 生活步調快速,時不時出現新挑戰、新變動挑動神經,加上天氣影響,現代人比以往更難保持平心靜氣。 根據精神健康基金會調查發現,近600萬位國人感到孤寂、缺乏支持與陪伴,難以承受壓力;中研院刊登在知名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的研究更直指,全台約每4~5人中,就有一人患有常見的焦慮性及憂鬱性精神疾病。 長期處在緊張、焦慮、情緒起伏過大的狀況下,身心健康遲早要付出代價,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14年因心理困擾影響身體不適的精神官能症就醫人數高達近140萬人,相較於10年前成長1.2倍,自律神經失調也很常見。 「忘記了快樂,無法感受到快樂,是因為快樂中樞被擋掉了」 《中西醫併治遠離身心症.經絡與自律神經的協奏共舞》作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治醫師賴榮年一語中的。他兼有豐富的婦產科及中醫婦科經驗,看過太多自律神經失調患者苦於心悸、腸胃不適、焦慮等多種症狀,苦苦遊走多家醫院遍尋不著解方,全副心力都放在焦慮、發愁身體的不適症狀,根本快樂不起來。 他分析,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多樣,涵蓋身心範圍廣,以現代醫學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分科現狀,「不容易被整體、好好治療,」他說...

退休三金 為自己做好長照

圖片
台灣將進入老人國家,長照議題發燒。台灣人壽表示,民眾理想退休生活要有「退休三金」,即「生活資金」、「醫療準備金」及「長照安養金」,三大基本費用不可缺,必須提早規劃。 多家壽險業今年來針對長期照護議題,推出相關保險。元大人壽推出長期終身照護保險等殘扶險商品,台灣人壽則推出變額年金保險,保障退休金規劃。 台灣人壽指出,民眾可以提早額外提撥一筆獨立的資金帳戶,建議善用具抗通貨膨脹與市場風險的附保證型投資型保單,即早規劃退休後穩定的現金流。例如45歲男性投保「台灣人壽鑫樂活外幣變額年金保險」,躉繳保險費10萬美元扣除相關費用後進行投資配置,連結類全委標的,假設連結全權委託帳戶單位淨值在7.5美元至10.25美元之間,投保人每月約可領回約320美元,即便領取25年後,不幸於年金累積期間內身故,至少已領回資產撥回金額約9.6萬美元,另外保證身故基準額10萬美元,共約19.6萬美元,等於不失本金。 變額年金保險通常具有每月資產撥回特色,及年金累積期間身故,最低可領回保證身故基準額。台灣人壽指出,民眾可以選擇用美元或是新台幣規畫退休金,是目前市場上熱門的退休型保單。 元大人壽則針對「長照安養」推出殘扶險,推出的「元大人壽幸扶一生雙重照護終身保險」與「元大人壽幸扶一世雙重照護終身保險」具有全面殘廢保障、特定傷病扶助保險金、豁免保費機制的保障等三大特色。 規劃退休保障 相關保險商品資料來源:全球人壽 製表/楊筱筠 其中針對全面殘廢保障部分,強化因疾病或傷害致成1~6級殘廢,給付「殘廢生活扶助保險金」及「復健保險金」,此外,要保人經醫院專科醫師診斷,確定初次罹患符合保單條款定義的阿茲海默氏病或帕金森氏症,每年仍生存者,依診斷確定日保險金額的10%給付「特定傷病扶助保險金」,最高給付10年,且最多給付至被保險人保險年齡110歲為限。